■张建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这就要求我们要把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来抓,严格遵照中央试点工作部署要求,持之以恒地推进相关工作落实、责任压紧,在常态化、长效化上下功夫。鱼台县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按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14536”工作总要求,持续夯实阵地、建强队伍、健全制度、培育品牌,扎实推动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走深走实。
高标准全覆盖,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成为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鱼台县以提升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水平为龙头,构建县、镇街、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三级网络,并创新文明实践站进企业、进城市社区的做法,推进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从农村地区向城市社区延伸,实现文明实践站行政村(社区)全覆盖,做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建成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的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集为民服务、文化教育、信息交流、展览展示等功能于一体。2020年以来,在10个城市社区全部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整合利用党群服务中心、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大院、农家书屋等现有阵地资源,高标准建立镇街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1个、村文明实践站234个,常态化开展敬老爱老养老、先进典型评选、惠民文化演出、移风易俗等文明实践活动,带给广大农村新气象新变化。
建队伍强保障,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成为培养时代新人的人才高地。鱼台县以党员干部为核心,以基层群众为主体,广泛吸引鼓励具备各类专业知识技能的人才投身志愿服务,构建“专职+兼职+志愿者”的文明实践志愿者队伍体系,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教育、文化、科普和健体“五大服务平台”,着力锤炼、壮大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引导职能部门根据自身优势成立理论政策宣讲、助学支教、科学普及、扶贫帮困等10支专业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爱老敬老、文艺演出、卫生防疫、法律援助等志愿服务。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县融媒体中心联通互融;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和党史学习教育相融合,组织志愿者积极参与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依托村居、城市社区和企业文明实践站,吸引、凝聚基层文化人才、科技能人、“五老”人员等各类本土人才,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带动群众组建志愿服务队,探索“全民志愿、全面实践、全域文明”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鱼台路径”。
完善运行机制,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成为开展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广阔舞台。鱼台县制定联席会议、联系帮包和示范创建制度,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三级贯通联动,把各类阵地资源、文化资源、人才资源等挖掘调动起来,推动“五大平台”项目资源在文明实践云平台上统一调配使用,实现“中心吹号,部门报到”。通过文明实践云平台对中心、所、站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进行流程化管理和信息化支持,实现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一条龙服务。开展文明实践示范创建工作,培育一批工作基础扎实、创建成效突出、群众高度认可的先进典型为示范镇街、示范村、示范家庭、示范单位和示范校园等。探索推进“志愿服务+信用”实践模式,把干部群众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情况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效激发干部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持续性。建设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爱心超市”,让志愿者的“爱心”得到温暖与回报。
示范引领培品牌,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成为弘扬时代新风的精神家园。鱼台县以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稻花香”为示范,引领各部门、各镇街结合自身职能和地域特点,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打造“宣讲时间”“广场夜话”“蓝书包”“文明祭祀”等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推进全县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为镇街、村居发放“蓝书包”,指导镇村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将每月20日定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日”,开展农民趣味运动会、稻花香诗文会、“童心向党”等群众性文化活动。组织文艺工作者、曲艺爱好者等草根志愿者创作歌曲《誓言永恒》等10余件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文艺作品。聘请城乡“两长”为“文明微管家”,发挥巾帼志愿者“村嫂”优势,助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组织全县广大党员志愿者积极参与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鱼快办融诉求”平台、民意“5”来听、“双报到、双认领、微治理、微服务”和“红帆网格”城市基层党建服务,增强“稻花香”品牌的影响力,培育民众理想信念,筑牢民众精神之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充满自信。
(作者系中共鱼台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