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8日
第08版:

济宁孔子国际学校

植根文明沃土 培育时代精英

■本报记者 李允 通讯员 杜青梅

济宁孔子国际学校创办于2009年,座落于济宁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一所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十五年一贯制民办学校,委托苏州伦华教育集团管理。学校以“科学务实、自强不息、追求完美”为校风,以“诚正至善、博慧行远”为校训,旨在培养“基础扎实、身心健康、气质高雅、能力综合、有中国文化根基”的现代国际公民。本着“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济宁孔子国际学校正在逐步建设成为一所以“国学底蕴、双语文化、艺术修养、科技信息”为特色的精品化、国际化学校。学校于2017年荣获济宁市第一届市级文明校园,学校坚持以文明校园“六好”为标准,扎实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

着眼长远 注重思想政治教育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学校利用晨会、主题班会、升旗仪式、团队会、教职工大会、专题报告会、集中学习等形式向师生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结合“文明校园创建活动”,举行了“感动孔子国际十大人物”“我最喜爱的老师”“十大博慧少年”“新时代好少年”等评先活动,开展了丰富的文明志愿服务活动,扎实开展《济宁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师生共同学习活动,效果显著,学校荣获“全市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等荣誉称号。

拓宽思路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打造特色品牌,凝聚党建合力。学校党委不断完善学校议事制度,认真组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内常规活动。 2018年学校创建“共筑伦华教育梦”特色党建品牌红色筑梦计划,与高新区二十名家境清贫、品学兼优的学生达成“红色筑梦约定”,持续资助他们到大学毕业。积极参与“希望小屋”“爱心食堂”“爱心一日捐”等慈善公益活动,坚持将慈善文化理念与教育体系相融合。

致力精致管理,打造执行铁军。强化学习提升素能、强化“第一责任人制度”、强化日常管理监督、强化团队“三力”培养,致力于提高管理团队强大的执行力,提升部门间高效的合作力,增强团队成员工作的创新力,打造富有孔子国际特色的精致、创新、有温度的管理。

创新举措 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教师是学校的财富,是学校内涵发展、品牌打造的源动力。通过师德师风专题培训、学期初就职宣誓、将师德考核纳入学校绩效考核体系内容等方式树师德、正师风、铸师魂,培养人民满意的教师。

学校“名师工作室”“青蓝工程”“班主任沙龙”项目扎实推进,师傅上好示范课、徒弟上好汇报课,师徒同课异构活动“结”出硕果。学校汇聚了一支以齐鲁名师、省市特级教师、市杏坛名师及具有高资质的专业外教为骨干的教师队伍。

文化治校 打造精品校园文化

学校重视校本教材的开发,《国学》《论语解读》《中学生文明礼仪》等校本课程已成为经典。定期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书法课纳入课程体系,并由专门书法教师授课。学校推送的英语话剧《秋瑾》荣获全国CCTV“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特等奖。

筑牢安全线 重视校园环境建设

学校一直把校园安全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制定和动态完善应急预案,层层签订岗位安全责任书,组织全体教职工定期学习《济宁孔子国际学校岗位安全工作手册》,引导全体教职工明确责任意识,安全永记心间。通过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心理辅导、问卷调查、校园媒介宣传等形式预防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良好的校风为孩子健康成长护航,学校荣获“山东省少年军(警)校示范学校”称号。

素养为本 加强阵地建设

个性化课程定制,筑就精英之路。学校本着“给天赋以自由、让兴趣变特长”的宗旨,开设40多项特色社团课程,囊括了文学、艺术、体育、科学、信息等各领域,学生参与率为100%,彰显了“尊重个性,发展特长,培养人才”的主旋律,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不同的跑道。

2021-11-18 济宁孔子国际学校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85130.html 1 植根文明沃土 培育时代精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