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8日
第03版:

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力量

■本报通讯员 徐月

近年来,泗水县关工委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赓续红色力量作为关心下一代成长的重要目标,以党史国史教育为主抓手,深化传承红色基因教育,探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自上而下扎实深入的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增强广大青少年立德爱国、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激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好学上进、奋发有为的远大志向,收到良好的效果。

增添传承红色基因教育活力

泗水县是革命老区,红色教育资源丰富。全县相关革命遗址纪念设施48处。为充分利用这些红色资源,县关工委积极号召并组织青少年参观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倾听五老现场讲解红色故事。在县关工委的积极带动下,全县各中小学组织学生参观县党史纪念馆、中共曲泗工委旧址(钱杰东故居)等红色教育基地,受教人次上万人,增强了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怀,一些学校还组织新入队、新入团的青少年到纪念碑、烈士墓前,举行入队、入团宣誓,入情入境接受红色精神洗礼,坚定了他们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

近年来,泗水县关工委紧扣清明、七一、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通过座谈交流、演讲比赛、观看影视作品、开展主题征文、开设校园专栏展览、专题广播、国旗下讲话等多种形式,引导青少年在参与过程中固本培元,汲取营养。多年来泗水县关工委持续在重大节日开展“倾听抗战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进学校、社区(村居)、企业活动,将传承红色基因使教育内容进学校、进社区(村居)、进企业、进学生头脑。

在线下活动蓬勃发展的同时,泗水县关工委积极探索“互联网+红色基因”教育形式。一方面引导五老融入网络社会,更好地服务于青少年,另一方面利用互联网、微信,通过微视频、微作文等形式,能更好地在青少年中唱响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的主旋律。顺应疫情防控要求,县关工委积极推动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向网络空间延伸,扩大红色力量覆盖面、影响力。联合县教体局开展“学习党史国史,传承红色基因”青少年线上答题、“中国梦 爱国情 家乡美”和“红领巾找党徽 一颗红心献给党”主题微视频制作比赛等活动,为各级关工委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和青少年接受传承红色基因教育提供了新媒介。

注重传承红色基因教育效果

将传承红色基因与学校的教育课程紧密结合。县关工委不断巩固提升中小学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入开展“五个一”活动,组织学生聆听一次五老宣讲、推荐一本党史国史书籍、参观一个革命遗迹、撰写一篇学习体会、参加一次志愿服务。课上理论学习和课外真知践行相辅相成,达到理性认识和感性认知的统一,打好学生的理想信念基础,促进了学校风气的转变。

将传承红色基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合。全县各级关工委先后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圣水峪镇小城子村等开展党史宣讲活动12场次,听课群众达500人次。通过五老讲座等各种形式,引导青少年从自身做起,在日常点滴中传承红色基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五老宣讲团在小城子村举办了“党史小课堂”,选取“半截皮带”的故事、“腰缠万贯的乞丐”刘启耀等,为青少年生动讲述革命英雄的故事,潜移默化中将传统革命精神转化为新时代力量,厚植了青少年爱国志、强国情。

将传承红色基因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法治教育等形势政策所需教育结合起来。传承红色基因需要随形势变化,不断充实新内容,增强红色教育说服力和认同感。基于传承红色基因新时代新要求,泗水县关工委创新性开展了“家有烈士”后人宣讲先辈事迹、传承红色基因+心理辅导等教育形式,用心用情地培育时代新人,引导广大青少年对共产党创业的艰辛有更深入的了解,懂得今日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继承老一辈的优良传统,接好班、走好路、学好本领,报效祖国。

2021-11-18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85063.html 1 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力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