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8日
第01版:

助推生物医药集聚发展

——访市医药产业集群发展专班主任李大鹏

■本报记者 刘传伏 王汝雅

“生物医药产业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民生产业,是我省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中的五大新兴产业之一,是具有成长性、关联性、带动性的朝阳产业,是撬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11月10日,市制造强市建设指挥部医药产业集群发展专班主任李大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自市制造强市建设指挥部成立以来,医药产业集群发展专班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不等不靠,迅速行动,建立“日晒工作+问题台账+项目清单”工作机制,通过“产业专班+驻企干部+要素保障”的工作模式,切实为企业解难题、谋发展,为生物医药产业增添底气和动力,形成政企良性互动,共促发展的良好局面。

李大鹏介绍,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基础整体较好。2020年生物医药产业拥有规上工业企业53家,营收达134亿元。基本形成以化学制药、生物制药、现代中药和医疗器械为主的产业格局。鲁抗医药的抗生素、辰欣药业的注射剂等产品产能均位居全国前列。鲁抗、辰欣入围中国制药工业百强。广育堂国药二仙膏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艾美科健药用吸附分离材料产品占据国内市场绝对份额。良福制药已成长为国内维A酸的专业制造商和临床应用领导者。全市医药行业现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国家级工程实验室2家,院士工作站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2家。截止到目前,全市药企持有药品制剂文号941个,其中化药及生物制品694个,中药制剂245个,医用氧2个;全市原料药登记备案133个,药用辅料登记备案49个,药包材登记备案61个。专班成立以来,坚持问题导向,帮助企业解决金融、环保、土地等问题诉求35项,引进大专以上人才200余人、申请政策资金2000余万元,4家医药企业列入高成长基金A类备投库;坚持目标导向,分析研判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形势,对13个县市区生物医药“攀登企业”深入调研摸排,梳理新上、技改、科技创新项目46项,建立“一企一档案”,结合企业实际,“一企一策”帮助企业尽快制订年度攀登目标。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强化项目资金、土地、能耗等要素县级统筹,资源优先向4大产业集群集中,向骨干企业倾斜;积极开展以企招商和“零土地”招商,延长产业链条,壮大企业规模。树立鲜明的考核导向,对驻企干部实行动态管理,每月评选“十佳”驻企干部,选树典型案例。将考核的权重向产业高质量发展倾斜,把考核成果与干部的奖惩挂钩,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心思集中到谋划产业上来、本领体现到推进产业上来。

加快发展时不我待,振兴县域任务艰巨。朱贵友说,鱼台县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市产业高质量发展暨干部助企攀登活动推进会议精神,进一步压实责任、强化举措,着力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推进助企攀登走深走实,持续掀起大抓项目、大抓产业、大抓发展攻坚热潮,全力推动优势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制造强市建设贡献鱼台力量。

2021-11-18 ——访市医药产业集群发展专班主任李大鹏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85048.html 1 助推生物医药集聚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