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国庆
本报通讯员 徐保友 孙衡 摄影报道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国网济宁供电公司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部署,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持续优化电力营商环境,实施供电所“亮旗创优、三级联创”,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企业宗旨,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近日,该公司荣获“济宁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该公司党委荣获国家电网公司“红旗党委”称号。
用好“红阵地” 实景“砺初心”
国网济宁供电公司认真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方案,扎实推进5个方面14项具体工作,每月制定党建重点任务清单,每周下发学习教育“明白纸”,确保市县一体、同步推进。
济宁市红色资源富集。国网济宁供电公司深入挖掘身边的红色资源,组织党员干部开展“进基地学党史砺初心”现场实景党课,引领大家追忆峥嵘的战争岁月,围绕党史谈感悟、悟思想,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凝聚奋进力量。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该公司市县公司开展中心组学习、专题读书班和培训班120余次,开展现场实景党课327场,组织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2400余次。分3个片区举办了“学百年党史、讲百堂党课”活动,共有76名党员干部参加了党史知识竞赛。
国网济宁供电公司还组建“红领”讲习团,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分众式、互动式宣讲80余场次。创新党史学习教育形式,组织“8090讲师团”“青马学员讲党史”等活动,让青年人讲给青年人听,促使党史学习教育贴近青年特点、浸入青年心灵。
聚焦“急难愁” 架起连心桥
“修电啦!”10月22日,在四面环水的微山县南阳岛丁楼村村边水面上,42岁的彩虹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徐保庆站在铁皮船上,手持喇叭招呼需要用电服务的渔民。
在孔孟大地,像徐保庆这样的党员服务队队员有3300余名,他们的足迹遍布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山川湖泊,他们用实际行动扛起“做好电力先行官,架起党群连心桥”的使命责任,成为服务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用电需求的先锋力量。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国网济宁供电公司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通过持续深化11支彩虹共产党员服务队建设,结合工作实际和地域特点,实行“一队一项目、一队一特色”模式,以点带面、全面开花,在各领域、各地区擦亮党员为民服务的金色名片,凝聚了发展合力,锤炼了党员队伍,密切了党群关系。
优化营商环境 提升“获得电力”
国网济宁供电公司坚持把“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用上电”“快用电”“用好电”,持续优化营商服务环境,不断提升“获得电力”便利度和办电体验。
让电等发展,夯实“用上电”基础,抓好电网建设。国网济宁供电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开工35千伏及以上输变电工程9项、投产15项,投产数量全省第二。着力提升“快用电”服务,打造全景式“阳光业扩”模式,建立阳光勘察、阳光答复、阳光审查、阳光验收流程,明确职责39项、标准49项。全面应用“办电e助手”,实现“业务线上申请、信息线上流转、进度线上查询、服务线上评价”,让客户“最多跑一次”。
国网济宁供电公司坚持不停电就是最好的服务原则,积极开展带电作业,全力打造太白湖区“零停电”示范区、“获得电力”示范区,以“用好电”增强客户获得感、幸福感,用“我们一直都在”的守护,让客户“感觉不到我们的存在”。
国网济宁供电公司还围绕服务乡村振兴,实施乡村电气化提升工程,保障全市256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和美丽宜居乡村社区新增用电需求,为美丽乡村建设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群众的需求在哪里,供电服务保障就跟进到哪里,供电员工的身影就出现在哪里。未来,国网济宁供电公司将继续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充电,为美丽济宁赋能。
服务乡村振兴
服务湖区渔民
你用电,我用心。
巡线保电
不停电就是最好的服务
“四进”大走访
建设坚强电网
服务新能源发展
全力护航孔子文化节等重大活动安全用电
假期我在岗 服务不打烊
项目领办
扫码灌溉
安全用电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