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通讯员 卢林)为破解政治生态评价中“数据采集即时性不强、资料运用不够高效、使用不够便捷”等问题,任城区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在全市率先研发了“政治生态大数据平台”,构建起可透视、可检查、可量化的政治生态评价机制,动态把握政治生态变化趋势,使政治生态“画像”更客观、更全面、更精准。
实现日常监督“留痕”管理。各纪检监察室、派驻机构将所联系镇(街道)、区直部门单位发现的问题及时录入大数据平台,实现了日常监督“留痕”管理,为年终“一键生成”该被监督单位的政治生态提供了原始材料,为科学综合研判政治生态打下了坚实基础。
夯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平台坚持问题导向,以《任城区政治生态评价办法》中的7项一级指标、26项二级指标和70项三级指标为评价标准,全面实时呈现各部门单位政治生态情况。登录平台可以清晰看到部门单位在政治建设、党的建设、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市区委重点工作安排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评价该部门单位党组(党委)主体责任落实情况提供了依据。
推动各类监督的贯通协同。平台贯通了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四项监督”,推动形成了“分析研判——整改纠偏——落实提升”的工作闭环体系。同时,促进了党内监督与其他监督的贯通协同,实现了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统计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贯通融合、协调协同,形成了监督合力,增强了监督治理效能。
提供同级监督的电子平台。针对大数据平台上各部门单位存在的问题,按照同级监督的要求,平台可以向分管的区级党政班子成员推送“廉情抄告单”,督促区级领导落实“一岗双责”,督促分管单位及时整改,有效推动问题解决。目前,在全区61个区直部门(区属企业)和15个镇(街道)已全面推开大数据平台试点应用,共录入问题464个,其中已完成整改203个,正在整改17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