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0日
第03版:

市民政局

党建引领 建管并重 推动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济宁市民政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部署要求,以党建为统领,以健全培育监管体系为抓手,助力全市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截至10月底,全市社会组织达到4175个,其中社会团体1347个、社会服务机构2823个、基金会5个,市管社会组织702个。

创新实施“三结合”工作法,着力提升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质量。一是将“两个覆盖”和“党建入章”工作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党的工作覆盖质量。集中开展“建组织、扩覆盖”、党建集中年报、“党建入章”等重点工作,加大对市管社会组织和各县市区的指导督导力度,进一步提升“党建入章”和“两个覆盖”比率。探索“行业+会员”党建工作模式,成立了律师协会、税务师协会、快递协会等行业党委;在市、县、街道各级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孵化基地)建立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提升了覆盖质量。二是把党员管理教育与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水平。以党史学习教育为抓手,组织开展了党史学习教育诵讲展演活动,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开展了“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济宁市社会组织学党史网络答题竞赛等活动。按照全市城市基层党建全域提升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实施社会组织“组织力”提升工程,从班子到队伍、从场所到保障,全面提升社会组织党组织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三是把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相结合,进一步拓宽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的途径。2019年,建立济宁市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公益园),面向入驻和全市社会组织提供基础设施、党建指导、孵化培育、能力提升、资源链接、项目支持、社工人才、政策咨询、宣传展示等服务。市社会组织公益园党总支创新党组织工作内容和活动方式,实施“红帆领航”工程,创建了具有济宁特色的社会组织党建模式。今年6月,济宁市社会组织公益园党总支被省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9月,中共济宁市委党校社会组织分校揭牌成立,为社会组织党组织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全面提升社会组织建设水平助力。

健全机制,多措并举,强化社会组织执法监督。一是深入开展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工作。通过媒体宣传、设立流动工作站、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等形式,主动向社会发布了《进一步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通告》《进一步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倡议书》,多渠道、全方位宣传打击非法社会组织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形成全民知晓、全民动员、全民参与的良好工作氛围。截至目前,全市共查处非法社会组织53个,公开曝光涉嫌非法社会组织2个。二是持续规范行业协会商会收费。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行业协会商会“我为企业减负担”专项行动,全市91家行业协会商会累计减免、降低收费765.78万元,惠及2132家企业。建立了济宁市社会组织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市管社会组织资金监管机制,公布了全市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投诉举报电话和邮箱,充分发挥各相关职能部门监管效能,强化协同配合,形成社会组织管理工作合力。三是稳妥推进“僵尸型”社会组织整治工作。加强与行政审批部门的沟通对接和对各县市区工作的指导,强化登记审批事项的事前沟通,确保登记质量。坚持整改激活与行政处罚并举,对于能整改激活的社会组织,通过有效措施进行限期整改;对于不能通过整改激活的社会组织给予行政处罚。截至目前,全市共362家社会组织纳入“僵尸型”社会组织整治台账,其中已完成整改恢复正常业务活动127个、注销40个、行政处罚195个。

坚持培育与扶持并重,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效能。印发了《济宁市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3年)》,实施“7项工作计划”和“22个专项任务”,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成立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试点,以县为单位建立了“社区社会组织骨干人才库”并举办了济宁市社区社会组织骨干人才培训班。全市共有社区社会组织11179个,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和活动场所共计99处。投入40万元开展了2021年度社会组织公益创投大赛,面向全市社会组织征集离婚家庭子女关爱、婚姻家庭辅导、精神障碍社区康复、重度残疾人照料、社区社会组织成长计划、助力乡村振兴等公益项目,以奖代补形式培育社会组织发展。印发了《济宁市民政局关于巩固拓展民政领域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发挥各自行业优势深入参与乡村振兴工作,投入款物5102.08万元,受益人口35.4万余人次。持续开展社会组织对口支援和东西部协作帮扶活动,累计向重庆、新疆等地捐款434万元。充分发挥各级慈善总会作用,广泛募集资金支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累计实施慈善项目61个,共支出资金5471.7万元。

2021-11-10 市民政局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84335.html 1 党建引领 建管并重 推动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