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07日
第03版:

微山县 点燃“科技引擎” 赋能乡村振兴

本报微山讯(通讯员 王士秋)微山县老科协以加快推进先进农业科技成果的示范、辐射、推广为重点,突出“早”字、立足“实”字、聚焦“优”字、追求“新”字、凸显“特”字,聚力创建科技示范基地,取得了良好成效。目前,全县老科协科技示范基地已累计发展到57处,其中省级2处,市级2处。

科学规划稳推进,基地扩展重效益。示范基地实现持续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学规划的强力推进。为引领基地因地制宜高起点、大手笔规划:一是组织高层次科普报告会启迪思路。去年8月,邀请中国老科协专家、北京农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所长、硕士研究生导师史亚军教授为县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乡镇分管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基地负责人作了题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专题报告,反响热烈。二是外出参观学习开阔视野。近年来,多次组织示范基地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到外地考察学习农业基地规划建设的先进理念和经验。三是定期组织老科协相关专家深入基地现场指导。四是召开示范基地建设现场会,强力推进。2017年9月,召开了微山县老科协农渔业科普示范基地建设现场会,推广龙头基地科学规划带动发展建设的好做法、好经验,形成了一批新的科技示范基地。今年2月,市老科协《关于省市级老科协农业科技项目示范基地调研情况的报告》中,将微山县泽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微山湖韵现代渔业科技示范园、微山县(鲁柒)优质鱼科技示范基地评价为“科技引领,重规划,勇创新,提档升级,效益好”的领军基地;将微山县东大农业园、微山湖生态农业观光园评价为“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稳步推进,在产业发展中前行”的最具潜力基地。

搭建平台促服务,科普宣教为基础。积极搭建服务平台,科普宣教应走在最前列。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服务和咨询。县老科协每年都组织2至3次老科协畜牧、农业、渔业三个专委会的专家,结合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深入乡镇、养殖场、农户,开展种植、养殖方面的技术服务,现场为群众解答实用技术问题,发放各类种养科普资料,实现了技术服务基地“零距离”;积极开展农(渔)民科技教育培训。组织农业、渔业、教育、卫生、林业、畜牧等专业委员会组成科普报告团深入基层开展科普宣教活动。充分利用田间课堂、报告会等形式,大力普及科普知识;认真调研,积极开展建言献策活动。围绕市老科协确定的调研课题和微山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各乡镇(街道)工委会、县直各专委会每年都组织老科技工作者开展多种形式的调研活动2至3次,形成了一批针对性强的调研报告,为该县各级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了解社情民意、科学民主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今年10月14日,召开了微山县老科协第三届建言献策研讨会,编印的《微山县老科协第三届建言献策重点文稿选编》,共择优选编论文37篇,其中,主题内容为乡村振兴、精准扶贫、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创建的论文18篇,占《文稿选编》数量的50%。

提档升级重质量,生态效益双丰收。科技示范基地的提档升级工作是提升基地发展质量的“牛鼻子”。新品种带动基地提档升级。成立于2014年的泽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扎根湖区沃土,重点发展苗种无土栽培、中草药吊篮种植,积极引进种植新品种,投资200万元建成鲁丽苹果种植区100亩,是山东省果树研究所鲁丽新品种推广示范基地。投资100万元建成阳光玫瑰、甜蜜蓝宝石、夏黑高档葡萄类种植区50亩,年产20万斤,为山东省果树研究所鲁西南避雨葡萄示范基地。投资280万元建成全自动温控草莓大棚4个,引进国外草莓新品种10余种,填补了微山高端草莓的市场空白。目前已发展成为一家集农业生产经营、休闲观光旅游、科技示范推广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公司;新技术引领基地提档升级。微山湖韵现代渔业科技示范园为市级老科协科技示范基地,引进大闸蟹养殖新技术,每亩增产25-50公斤,增效每亩5000余元。试验的虾蟹、鱼蟹混养技术得到县渔业部门推广,被山东农业大学列为教学科研基地。研发的蟹苗繁育技术取得成功,规范化省级渔业园区获得验收通过,外封闭内循环生态渔业养殖技术规划项目得到市渔业部门的扶持建设和中国淡水养殖武汉及长江研究所的认证;新模式驱动基地提档升级。省级老科协科技示范基地微山县(鲁柒)优质鱼科技园的乌鳢苗种繁育完全实现自给自足,饵料采购、药物供应、技术服务、市场销售等环节实现了以合作社为一体的产业经营格局,同时将标准化渔业和生态渔业有机结合,以产业园为平台,辐射带动了周边群众积极开展乌鳢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模式,实现了渔业与环境协调发展,经济和生态效益双丰收。

2021-11-07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84175.html 1 微山县 点燃“科技引擎” 赋能乡村振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