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曲阜,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故乡,境内文物古迹众多,全市共分布着208处在级文保单位和819处文物点。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万人愁”碑就是其中之一。
出曲阜鲁国故城,沿327国道东行3公里处的旧县村,宋代曲阜县城——仙源县故城。穿村东南寿丘石坊,后神道的尽头有院落一处,院内东西并峙两幢石碑,因碑高大笨重,难以移动,当地人俗称“万人愁”。
景灵宫遗存,命运多舛的石碑
曲阜保存汉以来历代碑刻1万余通,而“万人愁”碑又是何人何时为何而立的呢?这要从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出生地寿丘说起。
我国第一部史学巨著司马迁的《史记》,列《五帝本纪》为首卷,开篇首述黄帝,突出地把黄帝奉为中华民族的始祖。
据《帝王世纪》记载,“黄帝母附宝见大电绕北斗枢星,照郊野,感。附宝孕二十四月生黄帝于寿丘”。《史记正义》《周易正义》《宋书·符瑞志》《路史》都有相似的记载。
至于寿丘的位置,魏晋之间的著名学者皇甫谧说,“寿丘在鲁东门之北”,此后为古代史学家、地理学家所沿用。
宋代皇帝“推本世系,遂祖轩辕”,大中祥符五年闰十月,真宗颁诏将曲阜更名为仙源县,将县城迁往寿丘之西,同时兴建景灵宫祠轩辕曰圣祖,又建太极殿祠其配曰圣母。越四年而宫成,总千三百二十楹,其崇宏壮丽无比。
仁宗天圣年间,景灵宫遭遇火灾旋即修复。宋徽宗政和年间、金世宗大定年间、蒙古海迷失后二年、元顺帝至正七年均对其进行重修,此后就再无关它的记载。大约元末明初被毁,而灰飞烟灭。
两幢“万人愁”巨碑,就是徽宗皇帝大修景灵宫时的遗存。
元代学者杨奂《东游记》记载:“大碑四,谚云‘万人愁’者是也。而二碑广二十有二尺,阔半之,厚四尺,赑屃高十有三尺,阔如之,厚四尺,龟跌十有八尺。二碑广二十有四尺,阔半之,厚四尺,赑屃高有十有八尺,阔十有六尺,厚四尺,龟跌十有九尺。一在城之外,一在城之内。无文字,意在垂成而金兵至也”。
周伯琦《重修景灵宫碑记》也有记载:大碑四通,谚云:“万人愁”者是也,……无文字,意者未成而金兵至也。
《曲阜县志》载:乾隆十二年元月,曲阜县收到来年皇帝至曲阜的上谕,毁无字碑及重修景灵宫碑……。其中,东侧碑碎成百余块,散卧于池内,西侧碑碑身裂为两块,碑首截去一块。
可见毁碑的原因是当时的大吏既因恐巨碑无字触犯圣怒,又恐之前误将寿丘作少昊陵画图上报而追究欺君之罪,故而毁之。
盛世复古,石碑仆地而起
20世纪90年代初,曲阜市把“寿丘炎黄文化旅游区”列入重点建设工程和国际旅游观光年的观瞻项目,决定重修景灵宫,并先行石碑的修复工作。
山东省书法家、文物专家关天相书写的《万人愁石碑修复记》记载,辛未(1991年)之春,文物部门输资兴工,遗址潜踪,学者探识其处残石,旧物专家考订,方集农工,夜以继日、废寝忘食。邑人上下一心、共襄盛举,用时百五十日,始庆完功。
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书法家朱学德书写的《庆寿碑修复记》记载,壬申(1992年)春重修石碑,为弘扬黄帝圣绩乃迁民居廓场址,……工匠辛勤劳作夜以继日,历时半年克成。最初两碑均未刻字,后元代燕山老人在西侧石碑补刻了“庆寿”两个大字,字高近2米,结体方正,笔势遒健,诚为榜字之杰作。碑上原有小篆题跋十六字,现已漫灭无存,实在令人婉惜!当年明代李东阳来此处参观游览后发出了“丰碑不刻字,遗憾宣和年”的感叹!如今的石碑以崭新的面貌展现于世人,引来了广大游客的一片赞叹!
修复后的石碑样式一致,有碑首、碑身和龟趺及底座组成。两碑通高均超16米,重达250余吨。东侧无字碑,通高16.45米,其中座高0.75米,龟趺高2.8米,碑身高7.1米、宽3.72米、厚1.2米,碑首高5.8米、宽4.42米、厚1.2米。西侧碑为“庆寿”碑,碑通高16.4米,底座高0.75米,碑趺高2.8米,碑身高7.15米、宽3.65米、厚1米,碑首高5.7米、宽4.45米、厚1米。两碑通体高大雄浑、世之罕见,不愧为历代群碑之冠。
碑额深浮雕六条盘龙,昂首向上,雄壮生动,两侧各雕一尊护神力士,非常罕见。石碑结构严谨合理,碑额与碑身虽为1:1.4,碑榫大于碑卯,但矗立之石仍显得匀称完美,比例十分协调。碑座上驮碑的动物非常有趣,名曰赑屃。传说它是龙的儿子,其形态特点有四:龙首、龟背、鹰爪、蛇尾。修复后的龟趺螭首精雕细刻,宋时风貌一时尽现。
继往开来,传承中华文化
史料记载,曲阜孔庙十三碑亭内最大的石碑是康熙皇帝御制石碑,重65吨,石材制成于北京,由通州经京杭运河转运至曲阜。待腊月天冷封冻后,借助于冰的滑动力量,用牛牵引来曲阜。旧记碑重七万斤,用二车运载;龟趺重四万斤,亦用二车载运;水盘石二,各重万斤,别载二车。共运用牛五百余头,人六万余名,历时十五天始运抵曲阜。
而这两幢“万人愁”石碑,如此巨大的石材取自何处?暂时还没有找到答案。但肃立碑前,仰望高耸入云的石碑,遥想古人的以聪明才智完成了如此浩大项目,就充满了对劳动人民的无限敬佩,并深深地感激前人留下的文物瑰宝,更加坚定了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文化自信。
1986年,“万人愁”碑公布为第一批曲阜市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公布为第四批济宁市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3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名为“景灵宫碑”。如今国家越来越重视文物保护工作,当年的“万人愁”不再让人忧愁。
①“万人愁”碑②庆寿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