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6日
第04版:

铸造“精品审计”

——邹城市审计局大力推行“四有”工作法纪实

■本报通讯员 尹明芝 童广伟

近年来,邹城市审计局把项目质量作为审计工作的“一号工程”,大力推行“四有”工作法,从审计人员的思想认识、流程标准、质量控制等方面实现闭环控制,全面打造“精品审计”品牌,争创省优项目。先后获得了全省县级审计机关大数据示范试点、审计地理信息“一张图”系统试点和“金审工程”三期部分系统应用三项试点,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精品审计”有动力

“精品审计”有动力,解决干的认识问题。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系列活动,增强党性意识,牢记政治机关定位,更加清醒的认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我要干”的政治自觉。全局树立优秀项目创建“保省优、争署优”的目标定位,持之以恒开展“优秀项目我创建”活动,每年底开展审计项目质量“大比武”,晒出“成绩单”,亮出“名次表”。通过目标激励,从思想上增强了“我要干”的行动自觉性。

“精品审计”有标准

“精品审计”有标准,解决干的方向问题。编制政策清单。根据项目实际,提前收集整理国家和省市有关政策、法规,为审计项目实施提供有力依据。编制问题清单。通过多个典型案例把政策跟踪类、经济责任类、政府投资类等审计项目经常发生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提升效能和质量。编制创优清单。结合流程再造工作,按照创建省优、署优项目标准细化流程,规范程序。同时,制定了局优秀项目、审计质量评价标准,每一个环节、过程都有操作规程,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举措促进审计质量提升。

“精品审计”有保障

“精品审计”有保障,解决怎么干的问题。大力推行“四干”工作法。党支部带着干。推行“审计组+临时党支部”工作模式,先后建立了16个临时党支部,在项目一线开展“我是党员我承诺”“优秀项目我创建”系列活动,增强党性意识,发挥党员示范作用。专班组团干。成立了项目专班,实现了年龄结构、文化层次、专业素养的最佳组合,形成能较真、敢担当的攻坚团队。科技引领创新干。多次组织赴浙江大学等高校参加审计业务培训和上级审计机关学习培训,将地理信息一张图、BIM技术等广泛运用到项目工作中。“三位一体”督导干。局党组每周调度,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专班每天督导,根据项目推进表现场查看质量,法制审理科三色督促,预警提示后仍未按照节点完成的标注红色,在全局调配力量推进项目开展。

“精品审计”有重点

“精品审计”有重点,解决如何干好的问题。精准制方案。在项目未实施前加大研究力度,深入讨论进行补充完善,确保精准发力。精准挖问题,围绕重大政策落实、民生事项等事项重点,通过大数据比对、现场查看、深入群众了解等方法,真正审深审透,维护群众利益。精准抓整改。明确整改单位的主体责任,制定整改台账,明确节点时限、责任人,形成自我整改的自觉行动。坚持审计组谁主审谁跟踪督导的原则,按照节点进行调度,现场查看。同时,通报给主管部门及时督促整改。审计结果反馈给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综合考核等部门,形成助推整改的强大合力。精准控质量。紧盯方案是否严格执行,延伸事项是否符合规范程序,确保审计项目依法合规,精准定性,提高了审计质量。

2021-10-16 ——邹城市审计局大力推行“四有”工作法纪实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82299.html 1 铸造“精品审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