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李若田
济宁市科苑小学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以德育人”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从优化办学环境、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细化内部管理、显化学校特色、家校合作育人等方面,全面推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学校先后荣获“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交通安全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家庭教育示范基地、山东省文明校园提名学校等荣誉称号。
牢固德育基石,扎实思想基础
人才培育思想为要。科苑小学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注重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丰富完善师生主题教育活动。在校园、教室重要位置张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标语。每周升旗仪式上齐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用清明节、建党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开展入队仪式、革命陵园扫墓、“童心向党”主题队会、党史故事我来讲、国防教育训练营等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将党的教育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紧密结合,引导全体师生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
多措并举,搭建阵地。学校以党课、少先队活动课、道德与法治课为基本阵地,引导全体教师深化“思政”课教学研究;开设讲堂,推进道德宣讲;组织全体教师学习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教育教学。结合“劳动美”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走出校园,走进社区,学习雷锋好榜样,争做文明志愿者。学校依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团队优势,建有两个心理咨询室,建立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常年开展“阳光成长”心理健康教育系列实践体验活动。
党建品牌引领,科研师德并重
党建为引领。学校党支部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坚持上好“三会一课”,创建规范化支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建立了23个“党员示范岗”,从一线教学、托管服务,到社区抗疫、文明志愿者活动,党员同志都冲在最前面。
科研促发展。学校坚持“办一所适合师生共同发展的精品学校”的理念,实施科研兴教、科研兴校。全面开展校级小课题研究,从细处着手,人人参与、抓小抓实。逐年完善小幼衔接课程,注重学生养成习惯和文明教育,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积极推进省、市级课题的探索研究,依托附小总部开展“立体阅读”研究,厚植文化传承。
赛练促成长。学校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以赛促练等方式,在教师间开展多彩研训活动,引领教师专业发展,营造人人争当德艺双馨典范的浓厚氛围,教师专业素养稳步提升。学校现有省、市级优课执教者23人,省市级教学能手10人,市区级优秀教师、师德标兵、教育教学先进个人40余人,学校被评为济宁市师德师风建设先进团队、济宁市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学校。
平台育人才。学校全面落实《师德师风建设推进工作方案》,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作为教师年度及聘期考核、职务评聘晋升、晋级和评优奖励的首要标准,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不断推动师德师风建设。通过“我的教育故事”演讲、志愿服务者在行动;学校优秀班主任、教师、家访先进个人、“四有好老师”“最美教师”的评选等,引领全体教职员工,立足自身岗位,开展教育教学研学练、文明创建比奉献、双减服务献爱心,做好教育工作,提升综合素养。
优化育人环境,共建文明校园
建设家校共育环境。学校充分发挥为爱护航家委会积极作用,加强家校联合共育,着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文明创建共同体。学校和家委会共同研究,扎实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家长会,宣传好党的教育政策和附小办学联盟先进的办学理念,帮助家长及时解决教育孩子的困惑,解答教育疑惑;定期举办家长成长工作坊,根据家长的需要量身定做“亲子教育”活动;定期举办读书沙龙活动等,达成了教育共识,构建和谐家校关系。不论是在上放学路保驾护航,还是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都有家长志愿者的积极参与,实现文明的言行争相传,不文明的事情人人管,家、校、公安联合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撑起文明和谐的周边环境。
建设安全校园环境。学校定期邀请法治副校长、专家、交警、消防部门等开展专题安全讲座,进行实践体验活动,提高学校学生的法律法规意识、安全意识,创平安校园、文明和谐校园的重要举措。严格按照防疫部门要求,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和饮食安全教育。结合文明志愿者活动,家、校、警联合执勤,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排查,及时排查周边安全隐患。
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积极开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系列活动,广泛进行党史国史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各个班级设计制作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墙报,积极营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涵育学生文明素养的氛围。加强校园规划建设,做好绿化美化,激发师生爱校热情,陶冶学生关爱自然、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的情操。学校被评为“济宁市绿色学校、绿色生态校园、市级花园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