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儿童青少年是我国未来的中流砥柱,他们目前的健康水平,直接决定了未来自己和整体国民的健康水平,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作为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得到社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为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全面素质发展,倡导全社会关注、支持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工作,2021年10月10日的“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为“青春之心灵 青春之少年”。为了进一步了解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记者在世界精神卫生日到来之际走进山东省戴庄医院,采访了该院儿童青少年心理科主任张跃兵,请他从临床角度分析当下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张跃兵说:“从事儿童青少年心理工作这么多年,感受最深的就是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不同,有其独特的发展规律。常见的心理障碍有儿童青少年情绪问题、行为问题及神经发育障碍等,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其中儿童和青少年抑郁障碍引发的自杀、自残明显增多,成为突出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由生物、环境和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孩子成长发育过程中,儿童青少年情绪的识别能力、表达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受发育发展的局限,其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是日常生活适应能力时常遇到困难。犹如花的花期不同,所以花的盛开时间有别。儿童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好像处于不同花期的花朵,绽放的时间自然也不一样。如何保护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就需要像呵护不同花期的花朵一样,尊重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规律,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只有这样才能让儿童少青年的心理更健康。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其实不仅仅是健康问题,还是养育问题,家庭问题或者成长适应问题。”
张跃兵告诉记者:“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全球约20%的儿童青少年面临精神心理问题,研究数据发现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基本稳定。但从儿童青少年心理科门诊接诊数量情况看,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和往年相比呈逐年上升趋势,这表明随着医学的进步和发展,对儿童青少年存在的心理问题识别提高了,家长和社会逐渐重视这件容易被忽视的‘小事’,更全面的保障和促进儿童和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张跃兵说:“要帮助孩子,首先要做的,是蹲下来与孩子说话。以孩子的视野和角度倾听孩子的心声。只有这样才能理解孩子的想法、感受、困惑和需要,才能帮助他们扫除心里的阴霾,让他们内心充满阳光。”
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康复最重要就是家长的抚育,家庭环境的和睦温馨。“父母是榜样,孩子是镜子”,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发生、发展于家庭,因此,父母的欣赏、鼓励和尊重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良好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孩子心理健康的保障。但孩子的心理问题不能偏见的归咎于父母的责任,“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和孩子之间需要相互的尊重、沟通和适应,孩子的康复父母付出辛劳最多,最无私的,因此“父母不应该被批评,他们需要帮助,需要理解和支持”。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疾病一般可以有效治疗,因此早期的识别,客观的对待,及早地寻求专业医生的诊治,运用综合治疗的干预方法,早期解除儿童青少年的心理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