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0日
第02版:

小家系大爱

——记第二届省级文明家庭杨保建家庭

■本报记者 梁琨

入职30多年来,丈夫杨保建始终严格遵纪守法,忠诚公安事业,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妻子戴淑丽,勤俭持家,尊亲敬老,把家庭照顾得井井有条。夫妻二人相伴二十余载,恩爱互敬,举案齐眉,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文明家庭的深刻内涵。

2020年初,新冠疫情突如其来,身为兖州区公安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的杨保建,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他科学规划辖区内各执勤点的分布设置,带领参战民警迅速启动战时勤务机制,指导制定各类防控应急预案,多次妥善处置因疫情引发的突发事件。为确保一线人员有热饭吃、有热水喝、可取暖、能休息,杨保建积极与区指挥部协调,每天组织给各检查点配送工作餐,合理调配倒班轮休,真正将从优待警举措落细、落实、落地,不断凝聚全警意志,激发参战热情。

昼夜奋战在一线的杨保建,连续加班加点工作,常感到眼花、头晕。同事们再三劝他去医院检查治疗,他总是以“现在是关键时候,大家都太忙,我能挺过去”为借口推辞。2020年2月11日因连续工作、劳累过度突发脑出血,累倒在战“疫”一线,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党员本色。他先后多次荣立个人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2021年被济宁市委评为“全市优秀共产党员”,2021年上半年被中央政法委聘为全国教转专家。

杨保建有一个崇尚文明、和睦和谐的家庭,与妻子戴淑丽结婚20多年来,二人一直相敬如宾、彼此恩爱。他们非常注重家风建设,坚持勤俭持家,在料理家庭的事情时一起商议,家庭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他们注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家庭美德,把对下一代的培养教育融入一言一行,对孩子疼爱但从不溺爱,并把对下一代的关爱建立在科学和理性基础上,不仅重视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更注重培养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孩子从小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从小努力学习、锻炼体魄,立志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

对待老人,夫妻二人格外孝顺。杨保建的父亲重病住院期间,白天忙于工作抽不出空来,妻子就及时顶上,担负起照顾老人的重任。下班后,杨保建顾不得休息坚持到医院陪护,给父亲喂饭、喂水、翻身、换床单,往往是一夜都不能休息,但第二天又坚持回到单位工作,直到父亲病故。父亲离世后,他就把母亲接到身边赡养,和妻子一起细心孝敬母亲,让母亲安度晚年。父母是子女最好的老师,女儿在耳濡目染下十分孝顺,主动承担起为奶奶洗脚、梳头的任务。一家人互敬互爱、幸福和美,共同谱写着新时代文明家庭的幸福乐章。

2021-10-10 ——记第二届省级文明家庭杨保建家庭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81770.html 1 小家系大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