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微山讯(通讯员 袁科 严洛)今年以来,微山县坚持“五位一体”,构建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格局,全面提升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效能。
深化体制改革,提升基层治理新动能。出台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赋予和落实街道党工委对上级职能部门派出机构负责人的人事考核、选拔任用征得同意权,确保权责一致。打破原行政村区域界限,科学划分、重新整合,设置社区党组织,以社区为责任区,划分网格82个。推进各类“微”组织组建,把党组织建在居民小区、楼栋上,建立“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红帆驿站——各类微组织”五级架构体系。
强化党建引领,构建“红色物业”新格局。成立县物业行业党委,召开全县城市基层党建联席会议暨“红色物业”建设工作会议,全县35家物业服务企业全部成立党组织,构建“红色物业”治理体系。开展“项目经理接待日”活动,每月25日项目经理在小区汇报工作情况,县住建局、属地街道社区相关负责同志进行点评,已解决业主诉求700余件,收集意见建议300余条。制定小区物业服务质量考核评价办法,严格落实“三会三公开”制度,将物业企业纳入信用评价体系,推进服务标准化、规范化。
加强阵地建设,筑牢党群服务“桥头堡”。结合社区网格划分情况,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纳入安置配建计划,建设19个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79处“红帆驿站”。在醒目位置悬挂党徽标志,在党员活动室悬挂墙面党旗、播放党建影片等;建立民意收集分理机制,推广错时延时、帮办代办等措施,“全天候”向群众提供综合服务,打造党员加油站、政策宣传站、民情收集站、群众服务站“四合一”综合站点。
配强人员力量,打造基层治理“排头兵”。制定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选拔一批年富力强、文化水平较高的人员进入社区“两委”班子。目前,城市社区“两委”成员162名,其中,党员149名,40岁以下46名,大专以上学历86名。采取“专职委员+兼职委员”模式,选拔9名有影响力的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作为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构建协调共建机制。加大社会组织培育力度,吸纳社会义工等人员,组建56个社区服务队伍,打造“红色夏日”“温情暖冬”等志愿服务品牌。
推动职能下沉,凝聚同创共建新合力。坚持做到单位职能资源清楚、在职党员人数清楚、社区现实需求清楚,对辖区离退休居民活动场所较多的文昌社区,安排县委老干部局等部门结对共建;对城区居民安置房项目较多的北苑社区,安排县住建局结对共建。合理划分报到区域,指导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到社区网格内“红帆驿站”、物业服务企业办公点、居民小区等地报到。原则上要求每个机关事业单位组建1支党员志愿服务队,每月至少到社区开展1次志愿服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