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04日
第04版:

“理悦张庄”让基层宣讲入人心

本报邹城讯(通讯员 杨丰慧 孙茂伦)今年以来,张庄镇把党史学习教育基层理论宣讲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有机结合,创新宣讲形式,深入实施“理悦张庄”工程,坚持时代化要求、大众化传播、通俗化表述,构建理论宣讲矩阵,让党的创新理论上接天线、下接地气,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组建1+6+N宣讲队伍矩阵,解决“谁来讲”的问题。优化队伍结构,夯实人才基础。吸收全镇优秀党员干部、青年志愿者、道德模范等,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团长的“理悦张庄”宣讲团,下设6支宣讲队伍。即“头雁”宣讲队、“惠民”宣讲队、“党员”宣讲队、“8090”宣讲队、“巾帼”宣讲队、“优化营商环境”宣讲队6支宣讲队伍,引导全镇党员干部群众树立“人人都是宣讲员”的理念,进而培育N个各行各业的百姓宣讲员,同时邀请市级专家开展各类技能业务培训,定期举办分享会和交流会,增强队伍整体素质,为高质量开展理论宣讲夯实人才根基。

多样课堂拓宽宣讲阵地,解决“在哪讲”的问题。巩固传统阵地,创建经典课堂。发挥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党校分校”等传统阵地作用,先后邀请党校老师、上级业务部门骨干、农业专家、安全生产专家等,开展各类培训会30余场。建好特色平台,打造红色讲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创设“理悦张庄”宣讲平台,打造党史知识走廊和党史学习教育宣传活动室,充分利用辛寺村村小记忆馆、上磨石岭村凤凰山传统文化馆及桐花村村史馆等资源,开展“村史馆里讲党史”系列党史教育活动,让基层百姓了解家乡的发展变迁和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激发群众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做好结合文章,开设流动课堂。针对农忙时节村民聚集于田间地头的情况,组织宣讲员到村民身边开展“宣讲+”流动课堂微宣讲,传授农技知识、生产技巧,同时宣讲党的惠民政策,把党的声音传递到基层的每一个角落。

线上线下结合创新宣讲形式,解决“怎么讲”的问题。用活网上媒体,开展线上宣讲。在微信公众号开设“党史学习教育”专栏,以“初心回响、百年风华、身边变迁、金句力量”为主题,开设“学习百年党史、汲取前行力量”党史知识学习系列课堂、“讲述百年先锋故事、传承模范榜样力量”微视频宣讲系列课堂,“红色记忆”党史故事诵读系列课堂,分批次组织志愿者开展线上宣讲,实现一次宣讲、多种传播、随时可看。截至目前,共录制线上宣讲视频12期。

发挥网格力量,丰富线下宣讲。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基层党组织建设、农业产业发展政策等相关政策,以锉草峪、吉玉庄村产业发展,西柳峪村、枣沟村文明村庄创建,桐花村、黑港村美丽乡村建设等成功案例为载体,把宣讲与先进典型相结合,通过现场讲解、参观学习、印发宣传单等形式,进一步激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另外,根据群众与党员干部的需求,针对性地开展“点将” 和“订菜”式宣讲,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领导干部讲政策、村支部书记讲村情、学校老师讲案例、企业代表讲经验、青年代表讲理想、农村百姓讲故事,使宣讲内容不仅生动形象,更具地方特色,让老百姓听得懂、用得上。

2021-09-04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79297.html 1 “理悦张庄”让基层宣讲入人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