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通讯员 朱国涛)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抓手,立足行业特点,发挥优势、多措并举,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换为工作的动力和成效,切实把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作为落脚点,优化医疗服务质量,解决患者的关心事、操心事,提升患者就医的满意度、获得感。
为进一步提升自身党史学习教育“高度”,医院突出政治建设,强化主体责任,大力开展政治教育、红色教育、警示教育,引领广大党员干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增强“以人为本、关爱健康”的服务宗旨。领导干部通过党委理论中心组、读书班、网络学习平台等方式,扎实开展自学和集中研读,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同时邀请党校教授开展党史学习专题教育,不断提醒党员干部把握历史规律、汲取真理力量。
围绕群众看病就医“急难盼愁”问题,医院结合“体验式”调研活动的开展,以亲身体验的方式开展“大调研”“大走访”“大排查”,深入群众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了解患者所需、所急。医院通过主题党日活动的开展,充分调动党员积极性,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定期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真正做到以学促知、以知促行。
为让群众就近就医,获得更多同质化医疗服务,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先后与南张、李营、喻屯等乡镇卫生院以及山推、古槐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了“医共体”。医院共组成26个专家队伍开展对口帮扶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选派两名优秀医师作为业务院长帮扶,提升业务管理水平,不定期到乡镇卫生院坐诊、查房、授课,加大技术水平推广,充分发挥“医共体”作用,切实做到资源下沉、人才下沉、技术下沉,提升乡镇医疗服务水平,更多地满足基层群众健康需求,为健康济宁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