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23日
第03版:

“知解暖塑”走出社区治理新路

付天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使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汶上街道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县委关于基层社会治理要求,始终把“服务好不好”做为“社区和不和”的重要抓手,在总人口6.2万人的四个城市社区,采取“知、解、暖、塑”的工作方式切实拉近了干群关系,提升了城市社区治理成效。

“知”,多措并举知民意。“知”由听民声、察民情、知民意、纳民谏多项措施相结合。依靠政务热线、“和为贵”社会治理服务中心等官方渠道收集群众诉求。构建“资源整合、多网融合、智能聚合、服务联合”的一网多专、一网多能“全科大网格”,全面开展“民意5来听”活动,遍访辖区群众1.9万户。发动全体党员开展“访民情、解民忧、暖民心”集中遍访活动。在实现便民O2O、微信服务群全覆盖的同时,搭建“红管家”网络平台,采用网格员+微信群的模式,为社区居民畅通诉求、沟通渠道。目前每月街道收集群众诉求200余件,办结率达到100%,切实提升了服务水平,维护了社区的和谐稳定。

“解”,创新做法解民忧。创新实施一岗多能受理、简化办事流程、优化资源配置的“全科社工”做法。社区工作者由“专岗、专能”转变为“全科、全能”,真正实现“只找一个人,能办所有事”。

目前,帮办、代办业务诉求2000余次,化解居民矛盾100余次,进一步推进了“多网融合”的进程。同时大力推广网格员全覆盖的“红管家”制度、由诉求群众、职能部门、社会权威组成“7+X”民主协商议事制度、党组织进驻物业公司的“红色物业”制度等利民措施,开展拉近干群关系的“马扎书记”思想教育培训,在进一步夯实为民办实事基础的同时,实现了“小事马上办、大事商量办、难事集中办”的社区工作新格局。

“暖”,志愿服务暖民心。在“知”“解”的前提下,一方面党组织入驻物业公司,成为物业与业主之间的监督员和粘合剂,另一方面招募党员志愿者无偿担任楼宇长、楼栋长,成为社区群众的主心骨,真正让党旗在小区飘扬。同时为了提升志愿服务的力量和质量,街道在成立社区志愿服务队的基础上,积极招募佛都志愿者协会等5家社会组织进驻社区,与辖区内县人社局、县人民医院等56家共驻共建单位一同构建了服务多元化的志愿服务体系。为广大社区群众,定期开展政策咨询、健康义诊、扶贫救困等暖心服务。目前,辖区社区实现志愿服务队伍全覆盖,每年开展各类服务活动100余场次,惠及群众近2万人次。

“塑”,党建引领塑民风。汶上街道将社区党建、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社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强化组织、教育党员、服务群众。积极创建“七问大课堂”“雷锋讲堂”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品牌,“党史讲堂”“东湖之声”等党建工作品牌,倾力打造汶上县学雷锋志愿服务教育基地、汶上县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展馆、汶上县公民道德教育展馆等教育阵地。目前,街道每年举办各类教育活动200余次,接待社会各界人士达到10万余人次,在强基固本的同时也让党的声音在基层一线落地开花。

(作者系汶上县汶上街道党工委书记)

2021-08-23 付天平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78120.html 1 “知解暖塑”走出社区治理新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