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雁南 梁琨 摄影报道
8月8日,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在日本东京落下帷幕。赛场上,运动健儿们舍我其谁的竞技,仍让人难以忘怀。
8月8日,也正是我国第十三届全民健身日。当“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与全民参与的健身理念相互碰撞,群众对于体育运动的热情变得更加高涨。
清晨,迎着朝阳,三三两两的居民陆续来到全民健身广场的健身器材场地上,在拉伸、甩腿、深蹲、把玩健身器材中开启美好的一天;午后,尽管阳光有些火辣,无论是洸府河畔露天篮球场、足球场、羽毛球场上,还是刘庄小区、明珠小区、或前铺等各社区的健身广场上,总能看到人们在进行各种球类的运动和比拼;无论体育馆等专业场馆,还是绿地公园等空旷场地上也总能看到人们健身的矫健身影;夜幕降临了,无论是新世纪广场新修的环形步道上,还是洸河沿岸的步道上,徒步爱好者们伴随优美的旋律节奏喊起响亮的口号,总能让人卸去一天的疲惫……如今,体育健身已成群众的共识,热情正日渐高涨,人们深切感知到体育不仅关乎人民健康,更关乎人民幸福感。
我运动 拥有强壮体魄
“少年强,则中国强”“体育强,则中国强”。在琵琶山社区的健身广场,几个十多岁的孩子正在乒乓球案台上挥起手中的球拍推打着,篮球架下,几个青少年也正在激烈地拼抢着,似乎要跑出打奥运会的飒爽英姿;洸府河大桥下的足球场地内,学员们站定提腿,临门一射,球进的那一刻,仿佛置身奥运球场……“奥运会上羽毛球、乒乓球、游泳各个项目的比赛激烈,看着那些影像,我们都想跟着活动活动。运动的乐趣就在于此,不仅能让我们感受体育的魅力,更让咱老百姓拥有健康体魄。尤其是当下,疫情形势严峻,增强体质才能有效对抗病毒,全民健身的意义更是不言而喻。”热爱乒乓球运动的市民魏先生告诉记者,他的健身好友们各自通过自己喜欢的健身方式庆祝全民健身日,大家对待健身的态度也正如今年全民健身日的口号:“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
“竞技体育在弘扬体育精神、营造全民健身氛围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是体育发展的两翼,他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济宁市体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自2009年《全民健身条例》公布实施,“全民健身”这一概念愈加耳熟能详,到2014年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再到党的十九大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如今全民健身蓬勃开展,群众体育项目开展如火如荼……
2011年,我市举办第一届全民健身运动会,自此后,每年都举办全民健身运动会。今年初以来,我市每月都组织全民健身运动项目,7月24日,开展了深受大家欢迎的社区运动会,组织了滑步车、羽毛球、自行车、足球射门等15个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提前660多人报名参与,现场参与高达3000多人次,“社区运动会是全民健身运动会的项目之一,像飞镖、沙包人人都能参与,所以现场参与度高、备受欢迎,下一步也将在任城区、高新区开展此类运动项目,激起更广大群众的健身热情。”市体育局有关同志介绍,8月,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市县各级相关全民健身运动项目稍作推迟,将根据疫情防控形势,有序开展相关全民健身运动项目:“当下群众健身热情日渐高涨,但疫情防控形势复杂,避免聚集,科学健身、健康健身,才能真正拥有健康体魄。”
我健身 享受快乐生活
紧随国家体育总局《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的出台,我省体育局也出台了《山东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指出,到2025年,全省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达到更高水平,体育健身成为更多人的生活方式。城乡居民体质进一步提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2%,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更加完善,人均提议场地面积达到2.7平方米以上,每千人拥有社体指导员2.6个以上,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发展,省、市、县三级全民健身运动会进一步向基层延伸。
“根据国家、省出台的五年发展计划,我市正根据本地发展实际撰写制定相关实施计划。”市体育局有关同志介绍,近年来,我市按照“融体于绿(地)、融体于广(场)、融体于(公)园、融体于景(观)、融体于空(地)”的思路,在现有标志性建筑、绿地、广场、园林、景观、闲置地规划布局一些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体育设施。2020年,全市新建全民健身场地200余处,健身路径2080余件;完成了60个村的健身工程建设,实施了场地硬化,安装了健身器材和篮球架。截止去年,全市已建各类健身场地6000多处,实现全市健身场地村居全覆盖,群众身边的“10分钟健身圈”基本形成。同时,陆续开展健身器材淘汰更新工作,保障健身器材正常的功能使用。工作人员补充说,“我们定制推出了‘智慧体育平台’APP,通过这个手机软件不仅可以实现体育健身器材的巡检、报修,群众还可通过该平台了解全民健身活动的信息发布、线上报名、现场视频宣传,体育场馆的使用预约等。”
据了解,2017年,我市建有10处足球场、15处篮球场、30处羽毛球场。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年来,我市着力推动运动场地的建设,尤其是根据十三五期间中长期足球发展目标,我市抓住一切可利用空间,以边边角角、见缝插针的方式,新建和改扩建社会足球场地98个,进一步扩大了足球场地面积,较好地满足了足球爱好者的场地需求。其中,根据相关规定,各县市区根据辖区实际择址建设2个标准足球场,为群众健身提供尽可能规范的场地保障。
“以全民健身运动会为龙头,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全国篮球俱乐部青年锦标赛、曲阜国际半程马拉松、邹城峄山登山节、乒乓球(羽毛球)‘谁是球王’争霸赛和梁山梅花拳演武大会等一批特色明显和较高影响力的赛事正在兴起,全民健身将成为更多人的生活方式!”该负责人介绍,我市充分利用丰富的场馆资源,积极引进国家级、省级赛事,进一步扩大了济宁影响力,提升了济宁知名度,为全市人民奉献上了一次又一次的赛事盛宴,在一定程度上更是促进了“体育+旅游”的融合发展和体育消费的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