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15日
第03版:

鱼台打造“红色矩阵”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本报鱼台讯(通讯员 李荣森)鱼台县以组织建设为核心、治理阵地为基础、“两长”服务为保障,打造“一村一平台,‘两长’全覆盖”“1+1+2”乡村治理“红色矩阵”,切实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强化组织建设,增强治理“核心力量”。坚持把组织建设放在首位,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以换届工作为抓手,拓宽选人用人视野,注重优选有治理能力、工作潜力的人员担任村“两委”干部,目前,全县35岁以下“两委”干部327人,占比22.55%,大专以上学历的453人,占比31.24%,实现“两委”班子年龄、学历、素质“一降一升一强”。完善健全配套组织,坚持党组织领导“三治”融合,推选村务监督委员会,村党组织纪检委员兼任监督委员会主任的村占78%。依法推选产生村民代表、村民小组长,并颁发村民代表证,激励引导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积极把政治合格、务实精干、责任心强的优秀干部推选为配套组织负责人,全县村妇联主席进“两委”比例达100%。健全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修订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按照统一模板、统一内容、统一位置“三统一”要求,设置村级事务公开栏,落实“四议两公开”“五议一备两公开”等制度。研究制定《鱼台县村党组织书记管理办法》《从严管理村(社区)“两委”干部20条负面清单》,切实扎紧制度笼子,保障乡村治理有序有效。

建设邻里中心,筑牢治理“前沿阵地”。突出阵地建设重要作用,以村党组织活动场所为依托,在全县范围内打造村级邻里中心。强化顶层设计,县委组织部牵头,联合宣传、政法、民政等14个部门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工作方案,按照因地制宜、分批推进原则,今年启动建设100个,分三年三个批次在234个行政村全覆盖打造村级邻里中心。坚持务求实效,按照具备多功能会议室、超市、快递点、公厕、保洁室、卫生室、幸福食堂7项基本功能,四点半课堂、日间照料室、澡堂等X项拓展功能“7+X”创建标准,将邻里中心打造成服务群众、推动治理的一站式平台,目前,全县47个村已基本建设完成,26个村级邻里中心已全面投入使用。注重作用发挥,建立健全资产监管、轮流坐班、卫生清洁等制度,明确1名村干部进行专职管理,落实村干部集中轮流坐班制度,全员参与管理,确保邻里中心有序运转。采取群众恳谈会、矛盾调解会等方式,引导群众表达诉求、参与管理,截至目前,共收集意见建议1131条,为群众办结各类实事967件,充分保障了群众主体地位。

推选农村“两长”,打造治理“先锋队伍”。在全县建立农村党员干部包户责任制,推选巷长、联户长,打造治理“先锋队伍”。全覆盖包保,以行政村为单位,按照每人不超过20户的原则,从村“两委”干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青年志愿者等群体中推选巷长、联户长5106名,实现全县9万余户农户全覆盖。标准化使用,制定《农村巷长、联户长工作细则》,建立“6+3”工作标准,明确“两长”“群众工作宣传员”“社情民意调查员”“为民服务代办员”等6大员工作职责,落实每周向包村干部汇报工作、每月遍访包户群众、每季度接受考核三项任务,引导“两长”融入治理、推动治理。规范化管理,利用“线上+线下”手段,开发“两长通”信息管理平台,即时记录“两长”志愿服务、民事代办等工作实绩4.2万条,做好平时管理工作。建立季度考核机制,每季度镇村两级联合对“两长”进行考核,畅通进退渠道,同时差异化发放激励补贴,激发“两长”积极性和主动性。广泛性宣传,利用“鱼台先锋”开设专栏,发布“两长”典型事迹41篇,全县评选表彰最美巷长、联户长60名,切实营造支持“两长”、尊重“两长”的浓厚氛围。

2021-08-15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77602.html 1 鱼台打造“红色矩阵”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