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通讯员 尹茂领 高峰)今年以来,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在全市港口码头组织开展了污染防治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活动,构建了港口污染防治的“防火墙”。
该中心印发了《济宁市港口码头污染防治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指导各港口码头重点围绕疏港路、货物堆场、临水作业区、船舶污染物接转处、污水处理等八大区域,全面排查污染防治风险点,对排查出的风险点依据有关标准依次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和一般风险三个等级,分别用红色、黄色、蓝色标识,并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明确责任人员,形成风险告知牌,悬挂在各风险点醒目位置。同时,督促各港口码头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按照“公司、班组、岗位”三个分级和重大隐患、一般隐患两种类型,周期性排查治理污染防治问题隐患,建立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减少存量,遏制增量。
为高质量、快速度推进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该中心先后召开了全市港口码头污染防治双重预防体系培训视频会议和现场观摩推进会,强化对港口企业的培训指导,以邹城市荣信港为试点,树立标杆、以点带面,带动全市港口对标建设。同时,组织有关专业组,按照“一港一策、因地制宜”的原则,对照验收标准,分区域对全市港口码头双重体系建设情况开展联合验收,严把创建质量。截至目前,全市53家港口共排查污染防治风险点492个,悬挂风险告知牌507个,排查整改问题隐患12889个,整改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