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市公安队伍里有一群“特殊”的人民警察,曾经他们身穿军装绿保家卫国,如今他们身着警服蓝守护人民。“八一”建军节前夕,市公安局组织召开“退役不退志,永远跟党走”退役军人座谈会,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4周年。
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代表市公安局党委对大家脱去戎装、换上警服,投身公安工作,为我市公安事业蓬勃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表示肯定,并提出希望和要求:坚守初心使命,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对党忠诚体现在一言一行和具体工作当中。牢固树立“靠前一步、主动作为”工作理念,把退役军人形象作为一个闪光的名片,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尽职尽责,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为我市公安事业的发展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增强对公安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本职岗位上刻苦钻研,扎实工作,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努力成为本岗位的业务骨干和专门人才,全力迎接公安工作新挑战。继续发扬军人奋勇向前、锲而不舍、永不言败的特质,永葆忠于职责的精神状态和不辱使命的历史担当,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全体人员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铮铮誓言,久久回荡。
来自全市公安机关各条战线的退役军人代表,结合自身经历和现岗位职责分别进行了交流发言,深情回顾了各自的军旅生涯,畅谈了退伍转业到警营后的工作和生活,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继续发扬军人的优良传统,永葆军人本色,认真履职尽责,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退役不退志,永远跟党走。胡克平现任市公安局督察支队副支队长、三级高级警长,1982年入伍服役,2007年转业至市公安局,在部队工作期间记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转业到地方后,他保持“退役不退色 退役不退志”的军人作风,冲锋在前、敢于担当、雷厉风行,抓工作、带队伍,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2019年7月,他积极响应“万名干部下基层”号召,被选派到金乡县胡集镇开展乡村振兴帮扶工作,担任市派金乡县胡集镇乡村振兴服务队队长,兼任张魏庄村第一书记。他立足镇村实际,敢为人先勇担当,深入走访摸实情,扎实工作解民忧,党建引领促发展,通过一个个项目的落地、一件件难事的破解,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的贡献。2019至2020年,胡集镇乡村振兴服务队连续被评为红旗服务队;他被市委、市政府嘉奖,2021年1月被市公安局推荐为济宁市直机关优秀退役军人。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杨璨,市公安局市中区分局太白东路派出所二级警长,2005年入伍服役,2015年转业至市中公安分局,部队工作期间记个人三等功3次,多次受到地方党委政府表彰。在太白东路派出所工作期间,他从事治安、组织训练工作并担任所队教官,积极发挥退役军人的优势,苦练执法办案技能,迅速成长为业务骨干,记个人三等功1次,嘉奖3次,在市公安局比武中取得了优秀名次,因勇救18楼跳楼自杀男子被市委宣传部评为 “济宁好人”,被任城区评为五四优秀青年。他认为,党组织是他成长进步的灯塔,从军人到警察,是工作环境的更替,职业的转变,更是人生中的一次华丽转身,无论是身穿橄榄绿还是警营蓝,他都将在新时代为伟大祖国添光彩。
勇作为,敢担当。董蕊,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新大队凯赛中队中队长、二级警长,2007年转业到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工作,参加公安工作以来,她最常说的一名话就是:“只要对讲机中听不到拥堵的报告声,辖区的路每天都畅通,比什么都开心。”烈日下,寒风里,迎朝阳,送晨曦,在变幻的红绿灯下,她重复着不变的手势,手势规范,指挥有力,预防事故,惩治违法,无畏无私为人民,微笑中饱含温馨,眼神里充满暖意,维护稳定保平安。她是城市道路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头顶国徽、身穿警服,美丽而坚韧;她用柔美和执着,诠释了一名女交警的别样魅力。
中国梦,强军梦,特警梦。胡清溪,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四大队警务技术四级主管,2014年转业到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工作,是一名排爆手。退伍不褪色,是他的庄严承诺,无论在何时何处,自己永远都是一个兵,永远听从祖国的召唤。他把军人的优良品质发扬在公安事业上,一次次的安检排爆任务中,他不怕苦,不怕累,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平安带给大家,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通讯员 侯宪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