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11日
第01版:

硬力量 铁堡垒

——曲阜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聚力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本报记者 孙逊

本报通讯员 张艳 刘梦泽

在曲阜市疫情防控一线,处处可见身穿红马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他们守关卡、送服务、做宣传、勤消杀……哪里有防疫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曲阜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有力倡议、有序组织1647支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8300余名志愿者迅速行动起来,积极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中,成为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重要力量和坚强堡垒。

疫情防控的信息“宣传员”

8月8日,息陬镇大辛庄村18岁的孔亚辉主动请缨加入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流动宣传车队”。他骑上摩托车,载着小喇叭,做好个人防护,和其他30多名队友分头行动,穿梭在息陬镇25个村的大街小巷,把疫情防控知识送到千家万户。

在曲阜各村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越来越多的热心党员、群众加入到疫情防控宣传志愿者的队伍中。他们身穿志愿者红马甲,进社区、进商铺、进村居、进企业、进景区、进商业街等人流较多的地方,宣传疫情防控各项内容,传播疫情防护安全知识。目前已发放明白纸16余万份。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还深入社区、小区、村居百姓家中,拉网式反复宣传防控措施,排查疫苗接种情况,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引导市民“非必要、不远行”,督促市民外出戴口罩、勤洗手、做好个人防护。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防疫宣传的声音传到曲阜市每一个角落。

群众身边的贴心“服务员”

“我年纪大了,现在疫情形势又比较紧张,志愿者上门理发,真是又方便又放心。”王庄镇刘庄村孔令华老人满意地说。

为老人提供免费到家理发服务、为腿脚不方便的村民送菜上门、开通志愿服务热线电话随叫随到,王庄镇将文明实践阵地前移到街头巷尾、房前田头,为村民送去多样的便民服务。

针对当前的疫情形势,曲阜市深入群众了解诉求、解决问题,以“暖心行动”助力疫情防控。“幸福食堂”对无法自给保障用餐的老人,采取形式多样的“外送模式”,让“幸福餐”送到老人家,确保老人生活正常;318个“相约黎明”志愿者服务队在疫情期间走访孤寡老人,宣传防疫知识、了解生活情况、解决实际困难,为大家提供各式各样的“暖心”服务。

无处不在的防疫“战斗员”

“阻止病毒的生存蔓延,环境很重要,我们杀杀毒,做点力所能及的贡献。”尼山镇鲁源新村志愿者孔凡玲每天早晨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在村里进行消杀。她和几个姐妹组成“消杀队”,自备喷壶和消毒液,大到垃圾站,小到垃圾桶,进行全面清理消毒。

在曲阜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有1000余名志愿者参与到生活垃圾、村内塘沟、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的清理、消毒工作中,深入开展村居环境卫生整治,切断病毒传播途径。

在村居卡点、商超门口、药店门口,测温、查验健康码、登记,到处都有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们的身影,劝说引导市民减少外出,宣传健康防护措施。各社区、小区文明劝导员协助物业对出入人员测温,进行车辆登记,做到“不漏一车、不漏一人”。交通劝导员在各个交界处、交通口严查严控守好要点,发放给道路中不戴口罩的群众,充分发挥监督劝导作用,有力保障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目前,曲阜市共有8支新时代文明实践总队和11支专业志愿服务队,涉及医疗健身、卫生环保、科学普及、文体活动、扶贫帮困,现在也主动加入到疫情防控行动中,指导各社区、小区、镇街各村居做好防疫工作,减少疫情隐患。在疫情防控工作开展的薄弱环节,正是志愿者最为集中的重点地带,曲阜市已在66个文明单位组建志愿者服务队伍,对无物业管理的小区进行“一对一”责任包保,绘制小区户型图、入户走访、宣传疫苗接种、疫情防护等知识,确保疫情防控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最美“志愿红”,防疫显身手。曲阜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们不畏风险、冲锋在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广大群众筑牢一道健康安全的防线。

2021-08-11 ——曲阜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聚力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77003.html 1 硬力量 铁堡垒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