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微山讯(通讯员 金芳 王钦臣)为进一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人才在推动乡村振兴中的牵引作用,微山县强化服务理念,创新工作机制,主动为乡村人才振兴工作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加大编制资源统筹力度,持续向乡镇下沉事业编制。微山县牢牢把握“瘦身”“健身”相结合的科学理念,大力推动编制资源统筹使用,借力机构改革,通过撤并事业单位、精简压缩编制、内部挖掘潜力等方式,积极向改革要编、向管理要编、向优化结构要编,并将收回的编制资源优先用于基层一线,助力乡村人才振兴。近两年来,结合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持续向乡镇(街道)下沉事业编制共计360名,实行编制分类管理、人员统筹使用,为乡村人才振兴提供编制保障。
注重基层一线用编倾斜,保障乡村人才用编需求。在下达公务员招考、事业单位人员公开招聘及“三支一扶”计划等用编进人计划时,进一步向乡镇基层一线倾斜,优先保障乡村人才用编需求,尤其向医疗、卫生、农技等人才紧缺领域倾斜。近两年来,为基层公开招聘工作人员下达用编进人计划共计738名,其中,乡镇(街道)205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02名,乡村中小学277名,“三支一扶”计划54名,进一步充实基层一线技术人才和重点行业领域的工作力量。
落实人才储备培养计划,激发基层人才队伍活力。积极申报各类基层人才定向培养计划,为乡村振兴储备一批专技人才。落实基层人才定向培养计划,为乡村振兴做好人才储备。近年来,累计为农村一线申报定向培养公费师范生计划171名,农村卫生人才计划34名,公费农科生计划44名,强化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落实教师“县管校聘”,引导教师向乡村流动。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等方面进一步向农村教师倾斜,促进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实施入编办理流程再造,提升用编业务服务质效。进一步强化服务理念,加快乡村人才入编办理流程再造,开通“绿色通道”,为乡村人才用编提供“一条龙”服务,实行限时办结,缩短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益。简化用编程序,开通网上用编业务申报,审核通过后随到随办,缩短乡村人才办理入编时间,无特殊情况做到当日办结。同时,强化机构编制与组织、人社、财政等部门配合机制,做到人才信息共享、短板问题共研、合作事项共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