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8月1日讯(记者 刘传伏 通讯员 苏建刚 段文)今天,我市主城区遭遇短时强对流天气。据市气象台发布的气象信息显示:8月1日12时至14时,全市平均降雨量3.6毫米,其中最大降雨点出现在红星中路为55.4毫米。短时强降雨造成主城区部分路段出现短暂积水,市城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提前部署,强化强排措施,短时间排除积水,市交警部门加强疏导,确保交通秩序顺畅有序。
市城市管理局按照应急预案早做准备。对中心城区易积水区域和10座立交桥涵,提前明确责任人,布置排涝装备,48台移动强排泵车提前布防到位。中心城区27座强排泵站,安排专人值守,出现积水第一时间排除。针对此次降雨,市城市管理部门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市城市防汛指挥平台密切关注雨情和老运河水位变化,发现老运河水位快速上涨,下午2点达到35.1的警戒水位,立即按程序向城乡水务局和太白湖新区下达塌坝放水指令,及时排除河道积水,防止秀水城等低洼区域进水。城市防汛人员值守在火炬路和求贤路交汇处、太白路万达广场区域、洸河路与环西路、济邹路与车站东路等路段积水现场,设立禁行标志,开泵排除积水。城市管理系统人员冒雨上街巡查,掀雨篦、清垃圾、排积水,消除各类排水隐患。广大环卫干部职工,集中清理路面落叶树枝、清运垃圾残留物和积水地段下水道口杂物,确保排水顺畅。园林人员及时清理倒伏树木,确保道路畅通,人民群众出行安全。下午4时左右,城区道路积水基本排除。
针对此次短时强降雨,市交警部门迅速启动三级预案,加强重点区域道路指挥疏导,加强辖区主要道路巡控,加大路口交通秩序管理,适时延长执勤时间,确保城区交通道路秩序井然有序。
有关部门提醒广大人民群众,目前我市仍处于主汛期,强降水天气时有发生,要加强相关防范措施,丝毫不能放松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