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01日
第01版:

雨情就是命令 责任重于泰山

——我市抗击台风“烟花”综述

■本报记者  刘传伏

本报通讯员  苏建刚  李广存

“烟花”过境,暴雨袭城。

7月27日至29日,台风“烟花”影响济宁,狂风阵阵,暴雨如注,考验着整个城市。

雨情就是命令,责任重于泰山。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的正确指导下,我市各级各部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闻令而动,戮力同心,迅速投入到防汛抢险战斗之中。

提前预警  群策群力

“看到这些大屏上的温馨提示,感觉心里暖暖,台风来了,也不慌了。”27日在市区洸河路一处户外广告大屏前,市民陈先生告诉记者。台风来袭,预警提醒显得尤为重要。为应对我市可能到来的暴风雨,提醒广大市民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市防指、市气象台、新闻媒体、村(社区)应急广播、户外大屏等持续关注台风动向和路径变化,密切关注汛情、天气形势,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和注意事项,提醒市民做好防范。

交警部门迅速启动恶劣天气应急预案,加强巡逻管控,全力疏导处置,做好台风期间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务、能源、供电系统及各县市区共落实防汛队伍和驻济部队、社会救援力量354支13640人,全力做好防御应对,把极端天气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科学调度  关键时刻拉得出

“叮铃铃,叮铃铃,叮铃铃”,28日晚11点,市城市管理局市政设施科科长、防汛办主任陈忠的手机响来一阵急促的铃声。“陈科长,任兴路与火炬路交叉口积水点,水位上涨,请求支援!”这个积水点由于离河道较远,排水管道过长,雨水很难短时间排出。陈忠接到电话立刻意识到汛情的严重性,立刻把情况报告给市城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现场调度设备,组织人员即刻增援。现场情况也通过视频系统迅速反馈到市城市防汛应急指挥平台。不到20分钟两套大功率排水泵机就到达现场,在每小时2000立方大功率排水泵机争分夺秒强排下,该处积水点水位迅速下降。

汛情抢险,科学调度是关键。强降雨期间,市城市防汛应急指挥平台线上线下统筹调度,及时发布汛情信息,调配队伍、设备,及时处置突发险情,确保城市运行安全和人民生活不受影响。台风过境期间,全市城市防汛部门组织110支、6500人的抢险队伍,138台强排设备,昼夜奋战。城市管理人员冒雨坚守一线,全力做好城市防汛、市民安全和市容环境保障工作。

党员先上  危机时刻顶得上

“谢谢同志们,大家辛苦啦。”29日下午,排水完毕,市市政园林养护中心设施管理所副所长于宏伟看着满身疲惫不堪的防汛排险队员眼含热泪,激动不已。从26日起他和队员们已经两天两夜没有合眼。“我们是党员,危机时刻,我们不上谁上。”于宏伟激动得说。29日凌晨一点,雨越下越大。此时正在巡防的于宏伟突然接到一个消息,汽车总站附近的一台泵机出现故障,排水被迫停止。汽车总站积水点由于处于几条街道交汇处,积水汇聚于此,如果不及时排水,会越积越深,直接威胁到周围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于宏伟当即向上级汇报,迅速安排拖车运来更替设备。由于拖车不能把设备直接运送到排水处,如何把重达4吨,没有动力装置的泵机运过去成了一大难题。面对越来越深的积水,于宏伟率先趟进水里,“同志们,我们合力把泵车推过去,绝对不能耽误排水!”其他队员纷纷跟上,喊着号子,全力推动泵车。大风中,雨水顺着雨衣流进衣服,全身湿透。积水没过雨鞋,脚早已泡在水里,行走艰难。但队员们毫不畏惧,咬着牙,奋力推动着泵机。经过大家共同努力,泵机终于运到排水处,恢复排水。此时,于宏伟和队员们早已累得喘不过气来。强降雨期间,我市广大党员争先锋、做表率冲锋在防汛排险一线,充分彰显了党员本色。

    强降雨期间,我市各县市区积极沉着应对,切实做好防汛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措施到位、防汛物资到位、巡查到位、责任到位,防御台风取得扎实成效。泗水县精准防控,受防汛风险威胁村庄避险措施全面落实,水库塘坝安全保障到位,应急物资储备到位;鱼台县组织县直应急队伍107人,全县主要河流每公里保证两名巡堤人员,对各排灌站提前检查试用,并提前排查危旧房屋,保障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微山县加固河道堤防,紧盯滨湖易涝区汛情,落实群众转移路线,保障了抗击台风的胜利。

    “烟花”已过,生活继续。30日,济宁市民们收到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温馨提示:我市成功抗击了第6号台风“烟花”。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请各行各业全面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

2021-08-01 ——我市抗击台风“烟花”综述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76304.html 1 雨情就是命令 责任重于泰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