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青年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中坚力量。全市农商银行高度重视青年客群服务,主动加强与团委部门沟通对接,深化多领域合作,创新开展“青创服务站”建设,大力支持“乡村好青年”,持续深耕“三农”市场,全方位、多渠道、高效率助力乡村振兴。
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深化团委部门合作
为扎实做好青年群体金融服务工作,省联社济宁审计中心与团市委建立常态化沟通联络机制,双方密切合作,加快推动金融支持“乡村好青年”工作,创新“青创服务站”建设,积极打造助力乡村振兴的青春模式。7月16日,双方联合举办金融支持“乡村好青年”工作推进会暨“青创服务站”建设现场推进会议。省联社济宁审计中心与团市委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团委部门将重点发挥联系青年群体的独特优势,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协调相关部门为农商银行服务乡村好青年、优秀青年客户提供便利,提高信息采集的针对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不断扩大农商银行对优秀青年群体的服务覆盖面;全市农商银行将积极发挥自身资金、品牌、渠道等优势,进一步加大对“乡村好青年”的信贷支持力度,为青年群体提供专属信贷产品、专属金融服务,合力推动乡村振兴。
创新建设“青创服务站”
深耕“三农”市场
全市农商银行立足辖区服务需求,积极探索金融服务新方法、新途径,联合团委等部门,对普惠金融服务站进行转型升级,在传统存款协理、信贷营销、电子交易服务的基础上,又创新推出了集创业指导、就业培训、社保服务、公益志愿、农技指导等多元于一体的“青创服务站”,为青年创业、交流学习、民生服务提供了有力的平台。一是推行“智慧+金融”。“青创服务站”融入农商银行金融服务,实现综合金融服务在村内“设点办事”,并通过线上服务平台一键预约,为村民提供生活便利。二是推行“智慧+社保”。60岁以上的老人持农商银行的社保卡即可足不出村领取养老金,青年人持农商银行的社保卡,优先获取贷款授信,助力青年创业致富。三是推行“智慧+公益”。开通“亲情服务免费视频专线”,为留守老人、儿童与外出务工亲人提供亲情服务;依托服务站建立村级青年志愿服务站,成立热心公益青年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老人、美丽乡村等志愿服务;提供医疗社保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就医预约挂号、联络家庭保健医生、医疗报销咨询等服务,解决老年群体最现实的需求。四是推行“智慧+农技”。依托线上平台为群众免费提供网上农业专家咨询,解答农作物疑难病症,开通农业技术培训网络课堂,帮助提升种养殖技术水平,全方位助力产业发展。今年以来,全市农商银行已完成建设“青创服务站”63个,年底前计划建立100个,进一步提升“三农”综合金融服务水平。
创新推出“青春梦想金融包”
大力支持青年创业
全市农商银行针对优秀青年创业群体,创新推出了“青春梦想金融包”政策,积极为青年群体提供专属化、便捷化、现代化金融服务。一是提供专属信贷产品。针对服务辖区内各级团委组织评选“乡村好青年”,提供“乡村好青年贷”“鲁青农担贷”“创业担保贷”“财信担保贷”一系列信贷产品,重点支持广大优秀青年创业者,尤其是“乡村好青年”开办的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主体提供信贷资金支持。截至6月末,创业担保贷余额34亿元,财信担保贷余额8亿元。二是提供专属金融服务。积极用好“青春梦想金融包”政策,向青年群体提供专属银行卡、智e购商城、支付结算、理财投资、增值服务等一揽子优质金融服务,畅通支付结算渠道,加快推进线上、线下业务融合,满足农村基础性金融服务需求,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米”。三是提供专属金融顾问。将全市选派139名挂职金融副镇长,作为对接乡村好青年的专属金融顾问,实施“逐户对接、送贷上门”的服务方式,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双百双千”工程,扶持青年创新创业。截至6月末,已累计支持好青年10827户、授信52.66亿元,其中今年1000名乡村好青年清单已贷款支持612户、授信3.25亿元,持续为青年群体创新创业、投身乡村振兴事业注入了“金融新动能”。魏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