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法治政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兖州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依法治区、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兖州、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锚定法治政府示范创建目标,压实责任,强化措施,奋力开创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新局面。
把握目标任务,坚持以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抓统筹推进。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依法治区工作,精心组织、科学安排,统筹推进全面依法治区。区委常委会会议、区政府常务会议定期听取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汇报,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强化工作推进。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牵头抓总,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四个协调小组联合推动,镇街部门切实履行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责任,构建起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编制《法治兖州建设规划(2021—2025年)》,将法治建设纳入“十四五”规划,同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将推进法治建设情况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通过开展全面督察、专项检查,推进重点工作落实到位。
聚焦关键环节,坚持以高标准的工作措施促示范创建。成立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工作专班,将指标细化分解到镇街部门,开展“强措施、补短板、创亮点”和典型培树活动,确保创建工作落实落细。一是完善依法行政制度化体系。出台《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规定》,每季度公开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建立党政一体法律顾问制度,区委研究涉法事项、区政府常务会议一律要求司法局(法律顾问)列席,区政府印发规范性文件、签署重要合同协议一律进行合法性审核,不符合《民法典》、《行政处罚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范性文件一律进行清理,确保重大决策合法合规。二是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健全完善镇街综合执法协调小组运行机制,市场监管、综合执法、自然资源等行政执法人员下沉到镇街,为镇街赋权增能减负。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试点建设行政执法监督平台,实现行政处罚强制案件网上运行,提升行政执法监督效能。深化不罚轻罚清单机制,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依法办理行政复议和应诉案件,督促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出庭率达100%。三是推动营商环境法治化建设。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务服务“一门办理、一窗受理”,30多个部门90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集中到为民服务中心办理。下放12个部门的132项政务服务事项到基层镇街,打造“一刻钟”基层政务服务圈。推进市县同权改革,办理市县同权事项近万件。建立警企联席会议制度,实现企业驻警、项目驻警全覆盖,法治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创新机制体制,坚持以更严谨的法治思维建设法治社会。一是加强普法依法治理。完善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集体学法、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宪法宣誓等制度,定期组织国家工作人员旁听庭审活动,提升法治思维、法治能力。巩固完善“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责任制,建成“人和”法治文化公园、《民法典》主题文化公园,构建社会化法治宣传大格局,打造“法治兖州”品牌。二是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党建引领、一网统筹、一图呈现、一云分析、一网通办”的“1+4”工作平台,实现网格管理、民生服务、矛盾调解、数据分析、实时调度、远程处置“六位一体”。健全完善“和为贵”社会治理服务体系,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三是提升执法办案效率。深化“智慧政法”应用,开展打击“盗抢骗”犯罪和“破小案保民安”专项行动,依法解决侵权损害赔偿、劳动争议等民生案件。深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通报记录和责任追究制度,自觉接受监督,执法司法公信力不断提升。
推进全面依法治区是一项系统工程,兖州区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以法治政府示范创建为抓手,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推动法治建设再上新台阶。一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区建设。始终坚持党对依法治区工作的领导,谋全局、抓大事、保落实,推动依法治区工作向纵深发展。二是提升依法行政质量水平。加强重大行政决策和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推进建设行政执法信息化平台,着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三是提高法治建设工作实效。做好“八五”普法工作,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提升法律服务水平,以依法治区实际成效为新时代现代化强区建设提供坚强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