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28日
第05版:

儒风警韵奏响平安和谐乐章

全市公安机关以“忠诚亲民”为内在信念、以“文明平和”为外在形象、以“修身养性”为日常养成,依托孔孟之乡文化特色,将红色基因融入队伍建设中,鼓励广大民警用红色文化、职业精神、贴心服务进一步聚警心、激斗志、扬正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崇正义、守诚信等价值理念融入公安文化建设和公安工作中。

党建引领强基铸魂

红色传承固本聚力

全市公安机关统筹用好羊山革命烈士陵园、鲁西南战役纪念馆、铁道游击队纪念馆等红色教育资源,开展革命传统教育主题党日等活动,增强党性教育的实效性和感染力。组织党员民警参加全市红色故事演讲大赛,组织开展党史故事诵读、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勇担新时代职责使命,用实际行动为民解忧。他们开展“发现榜样”活动,学习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模、市公安局市中分局渔山派出所原社区民警程广泉的先进事迹,深入开展“争做新时代广泉式民警”主题活动,评选党建带队建红旗单位、示范单位,进一步把“对党忠诚”铸入警心、融入血脉。

打造儒警文化品牌

创人民满意公安工作

市公安局将儒家文化与一线警务融合,大力实施文化育警工程,充分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营养,打造具有济宁特色的儒警文化品牌。他们持续深化“创人民满意”活动,通过“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现了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的持续提升。针对群众关心的民生热点问题,他们推出惠民利民措施118条,开展开门评警活动370次,推出43项行政审批服务“一次办好”事项清单,让群众切实享受到改革红利。

市公安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社会治理成效的根本标准,把评判的“表决器”交到群众手中,让人民群众真正成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最终评判者。他们充分发挥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采取柔性治理手段方式,提前介入、主动作为,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确保了全市社会大局稳定。在全市205个派出所设置“和为贵”调解室,采取“警调衔接”“民调入所”“律师进所”等举措,加快形成多部门协同、法理情融合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尽最大努力以柔性方法教育人、引导人、转化人。今年以来,全市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8685个,有效消除了各类风险隐患。

聚焦警务改革创新

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几袋大蒜被偷,根本没抱希望能找回来,没想到才几天就破案了,民警同志辛苦啦,非常感谢!”日前,在金乡县公安局王杰派出所举办的一次返还被盗财物会上,几户蒜农看到被民警追回的大蒜感激不已。

这是全市公安机关落实合成侦查机制,多警联动、多方联控侦破的一起系列盗窃大蒜案件。为加强社会治理能力,做强“警民共济、儒乡安宁”的新时代儒警品牌,全市公安机关立足区域特点、公安属性、文化特色,深入践行“民为本”理念,全面夯实“忠、和、防、信、智”五大基点,以110处警改革为支点,以深化路长制、警保联控、猎鹰行动队“三项工作机制”为抓手,以“七大体系”升级为根本,以“推动实现公安机关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总目标,创新实施“1371”工程,努力打造体现实战化特点的现代化警务体系。

面对社会治理新要求,传统警务模式已无法应对时代的巨变。市公安局从110处警入手,破题开路、流程再造,探索启动110处警新主体、新编成、新流程、新机制“四新”模式改革。将城区处警职能由派出所整体移交特巡警,全市380名特巡警民警、2682名辅警,每天三分之一警力备勤训练,三分之二警力投向街面,随时保持接处警实战状态,实现了接处警力量主体的历史性变革。自2019年11月启动110处警改革以来,全市公安机关科学设置接处警网格,丰富街面巡逻驻勤点,缩短出警半径,全市110出警时间由改革前的平均7.8分钟缩短至目前的4.36分钟。

数据赋能强“智慧”

大力夯实“智治”之基

近年来,市公安局将信息化建设作为引领警务变革和提升警务效能的重要引擎,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兴警之路,把智能化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全力打造智慧天网、建设智慧警局,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体系架构、运行机制、工作流程的智能化再造,打造指尖警务、数字警务,在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积极发挥公安“智治”支撑作用。

去年2月23日,一名新冠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在家中隔离期间突然失踪,与其密切接触人员中已有一人出现发热症状,存在传播疫情的重大风险。民警接到指令后,充分运用智慧警务对失踪人员轨迹全方位研判,仅用10个小时就将其找回。

老旧小区是侵财案件的多发区域,全市公安机关充分利用“天网”工程,改造老旧小区监控60处,利用视频侦查直接破获盗窃电瓶车、自行车、手机等民生小案1463起,实现了发案下降、破案上升的良性循环。“天网”工程已成为破小案的“支撑点”和办好案的“增长点”。

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是公安工作的“晴雨表”。市公安局将竭诚为民服务作为公安工作的着力点,以建设“智慧警局”为抓手,大力推进“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工作。他们研发建设“济宁微警务”平台,设置网上办事、民生诉求、热门查询、办事指南、个人信息管理五大功能模块,涵盖户籍、出入境、交警、治安等相关警种、部门的158项业务,把窗口服务尽可能移到网上、连到掌心,推动马上办、一次办、网上办。群众通过点击“热门办事”模块,实现一键办理,用“小程序”“小服务”解决“大事情”,解决了群众往返奔波、长时间排队等烦心事。通讯员 侯宪锋

2021-07-28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75929.html 1 儒风警韵奏响平安和谐乐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