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27日
第03版:

关键时刻见本色

■本报记者 王雁南

本报通讯员 陈惠 路焕英 李昆鹏

汶上县杨店镇王海村有位热心人张灿辉,他是一位退伍军人,但他退伍不褪色。这位有着26年党龄的老党员,始终不忘初心,坚持做好事,他已策划组织并亲自参与大大小小100余次志愿者公益活动。

帮蓝天救援队找房源

7月22日早上,张灿辉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一则信息:“郑州救援,济宁蓝天救援队24人寻找房间,有知道房源的请联系。”张灿辉立马就进行了回复,“我可以帮忙找房源。”

于是,张灿辉马上联系在河南郑州的战友,告诉他们济宁蓝天救援队已到达郑州救援,但还没找到住的地方,希望战友能给解决一下。他的战友响亮地告诉张灿辉:“没问题,这事包在我身上,人家大公无私来帮助我们,我们再去帮助他们不都是应该的么?”从张灿辉看到找房间的信息到帮助济宁蓝天救援队找到房间住仅仅用了半个小时。有人问他:“你这不是自找麻烦么?”张灿辉却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咱作为党员啥事都该积极冲上前,我只是做了一名党员应该做的事罢了。”

路遇受伤老人伸援手

7月19日中午,张灿辉在路过汶上县中都大街十字路口时,看到一老人倒在地上,满地是血迹。原来老人骑着代步车与一辆轿车相撞,老人眼帘裂开了一道口子,轿车司机吓得不知所措,看着现场混乱的场面,张灿辉赶紧靠边停下车,并从车里拿出遮阳伞。他用左腿抵住老人后背,右腿跪在马路上,让老人躺靠在自己的怀里,左手高高举起遮阳伞,为老人遮挡炎炎烈日。张灿辉一边照顾老人,一边掏出手机拨打120救助电话。因为受到惊吓,老人双手颤抖,说不出话来,也提供不出家人的联系方式。张灿辉安慰着老人:“不要怕,救护车马上就到。”受伤老人吃力地用手指了指身上的裤兜,张灿辉从老人兜里掏出一个老年手机,马上给老人的子女打通了电话。

救护车抵达现场,医务人员给老人进行包扎后,张灿辉帮助把老人抬上救护车,并跟随救护车把老人送到医院。一路上,张灿辉都与老人的子女保持电话沟通,让他们直接到县人民医院急救室。老人的儿子对张灿辉非常感激,非要拿出钱表示感谢,却被坚决拒绝了。“遇到这种情况,谁都会伸出援手的。作为一名退伍军人,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张灿辉说。

帮助困难群众处处献爱心

他曾有4年的部队生涯,这让张灿辉更加懂得敢于担当、善于奉献的内涵。张灿辉退伍后开始创业,生意做得风生水起。2015年,他开始加入汶上县爱国拥军协会,一直坚持做公益,帮助有困难的群众。今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他更是主动担责,他带领志愿者团队,多次走访困难群众,将他们的实际困难一一登记,想方设法解决。他亲自策划组织爱国拥军协会志愿者帮助困难学生,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走访慰问“兵妈妈”杨店镇郑村的“兵妈妈”李爱兰家庭遭遇不幸,要卖房还债,张灿辉了解情况后,主动帮她申请了专项资金救助。

在做公益的路上,他一直在前行。他说:“尽自己的所能,能帮助到别人也是一种幸福。”张灿辉说。

2021-07-27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75819.html 1 关键时刻见本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