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济宁市委通过夯实“一条主线”,打造“两个平台”,深化“两项品牌”,抓牢“两个重点”,形成“共青团+职能部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为全市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夯实“一条主线”,持续加强未成年人理想信念教育。将加强思想引领“一条主线”贯穿始终,针对学校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开展入团入队仪式教育、国旗下成长主题宣讲、千校万人颂党史等活动,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共青团员、少先队员在组织中健康成长。
打造“两个平台”,着力提升未成年人权益维护工作。一是联合市司法局成立“济宁市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面向广大未成年人开展普法教育。二是着力发挥12355青少年服务台作用,常年为青少年提供法律、心理公益咨询服务。
深化“两项品牌”,不断推动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和自护教育。一是开展“彩虹伞”青少年法治自护教育系列活动,组织青少年模拟法庭大赛、中高考心理减压、防溺水专项行动。二是开展“五防”安全教育课程进校园系列活动,提升未成年人自护意识和自护能力。
抓牢“两个重点”,努力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环境。一是不断加强未成年人特殊群体保护工作,实施“希望小屋”儿童关爱项目,推进“牵手关爱行动”,开展“希望工程圆梦行动”。二是不断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加强青少年活动阵地建设,发挥“青少年维权岗”作用,开展“青少年零犯罪零受害社区”全国试点创建工作。
在工作中注重整合部门和社会资源,形成了“共青团+职能部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有效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到未保工作中,助力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