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诵诗
这天去崂山,天气晴好,心里也阳光。记得那年暑期往崂山游玩,刚到了就暴雨如注,预报有山洪暴发。为了安全,有关方面劝说游客回程。暴雨浇息了游兴,只得怅怅而归。这次游崂山,可以补补那年的缺憾了。
崂山,地处青岛东部,古称牢山、劳山、鳌山等,是山东半岛主要山脉,最高峰名为巨峰,又称崂顶,高1132.7米,是中国海岸线第一高峰,有海上“第一名山”之称。古语“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
一踏进崂山地境,只见山势向远处延伸,山峰连绵不绝,满眼都是青绿,立即想要扑向大山的怀抱。可在山脚一转身,这念头被崂山附近的海打消了。一望无际的大海,水连天,天连水,水天一色,我被紧紧地牵住了。
那就先看海吧。岸边是一棵棵虬劲的苍松,却不是苍老,正值青春年华,密密的松针是那么繁盛,又是那么的青翠。倚树观海,像有看不见的清纯在周围流淌,荡涤着五脏六腑,怎一个舒服了得,这是松树的气息吗?
俗话说:“大海无风三尺浪”。一点风丝也没有,面前的大海没有浪涌,波平如镜,静静的,一点声息也没有。闪闪的阳光在海面上跳跃,细小的波浪灿灿地耀眼,宛若鱼鳞,排列得整齐划一。
海水又是那么清,那么澄碧,没有星点渣滓,水下幽深,若有鱼虾畅游,也看得见,可惜没有遇见。我的家乡东面也是黄海,海水可没有这里清澈。我推断这里是礁石海底,一点泥沙也没有,也没有养殖区,而家乡的黄海,底下是泥的沙滩,又养殖一些海带紫菜,潮涨潮落,焉能不浑浊?此刻真想下去洗个澡,可初夏的天气,还有点凉,不是海浴时候。
远处礁石上,几个海钓者,手持钓竿,面朝大海,全神贯注地等待海鱼上钩。蒲松龄《西江月·崂山太清宫》曰:“激浪阵阵打滩头,惊醉烟波钓叟”。这里没有大风大浪,也没有烟波浩渺,碧海蓝天下的平静海钓,钓叟怡然自乐,他们钓起一条条海鱼时,岂不陶醉?
去太清宫的石桥上,忽然想起唐代李商隐的两句诗:“石桥东望海连天,徐福空来不得仙”。李商隐在崂山游览太清宫,东望大海,诗兴大发,感慨秦代的徐福东渡扶桑,空手而归,并没有淘来长生不老的仙药,一切都是过眼烟云。据考证,徐福是赣榆人,我们这位老乡,倘若地下有知,读读这两句诗,不知有何感慨?
一睹崂山大海风情,游览太清宫兴趣不大,不过是大餐过后,吃点水果点心,走过场而已。老子的高大塑像就矗立在太清宫之上的山坡,正在看着我们布道。他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正是我们景仰的,不也是浩翰大海的写照吗?这天不虚此行。
■李海波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