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24日
第A0320210724C版:

城市软实力的个体集成

陈茂生

入伏后气温居高不下,居家避暑模式中,快递是日常补给的主渠道。每每听见门铃里一声“快递”,开门接货并递去一瓶矿泉水;会听到一声声“谢谢”,甚至“你们上海真客气”的感叹。心里窃喜:从大卖场买来整包装矿泉水,每瓶均价一块钱多点;小小心意无法遮挡如火骄阳,能受人感谢甚至还与城市连在一起,便有“蛮格算”很划算的清凉。

电视新闻说,正午时分的地表温度接近60℃,在空调房里享用着外卖送来的蔬菜、盒饭时,对古训“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有新理解。想到那些太阳下奔忙的人,如因银货两讫而心安理得,起码缺少上海人“前半夜想想自家,后半夜想想人家”的那点体恤和厚道。

早晨跑步,从一辆正在路边消防水桩加水的洒水车旁昂然而过。少顷,就传来越来越近的马达轰鸣,尽管作业速度缓慢,也总比两条腿跑得快,眼见着就要被超越,且路窄无处可躲。好在已浑身汗湿,大热天被动接受一次“洗礼”,也可以承受。

就在身边缓缓经过时,洒水车停止了喷水,前行二三米后复又喷水如故。前后仅数秒钟,觉得司机太有人情味儿。即便有制度规定也需做好观察、避让、开关水阀等动作,一个尽心尽职的好司机,让跑者得到应有的尊重,让路人感受精细管理“拎得清”的温度。

这时发现一个女士半卧地在马路边上,因为是女士,不想轻易地干涉。跑了两圈,那位女士还在那里打电话,忍不住上前询问:怎么样?要不要帮助?走开却听得一声:上海人真热情,有三个人走过来问过了。瞬间觉得自己给上海长了一点点面子。也许,没有很多个体的软实力,就没有城市的软实力。

上海闲话称“某人‘立升’大”,是“实力”不俗的接地气表述方式。此“实力”可以是财力雄厚,也可以是人脉广泛,包括兼蓄万象,柔而不破且边际分明的见解和眼光,绝对不是块头大胳膊粗铁砂掌善打架。

作为流行语,初来乍到的外乡人恐一时难理解;也因流行的历史不长,上点年纪的暂时也难领会。应感谢博达聪颖的前辈,将一个专用量词,巧妙演绎成了有社会学意义的流行语。

提升城市软实力,有很多睿智良方,但一定是无数个体软实力的集成,用无数人的“立升”,整合为整个城市的“立升”。

现在问题是,方正有型的“立升”有点直不辅曲的偏硬感觉;若用“‘软’立升”亦有讲不像、话不像的味道。如何找到“软实力”的恰当表示,不仅体现上海闲话的“软实力”,而且是一道考量这个城市中无数个体睿智的题目。■汤青 摄影

2021-07-24 陈茂生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75575.html 1 城市软实力的个体集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