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22日
第A0520210722C版:

环境整治齐上阵 群众满意展笑颜

■本报记者 武旭 汤伟 本报通讯员 刘帆

2021年已经过半,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要求,金乡县化雨镇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上下狠功夫,以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出发点,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为指导,以“共建共享、共同建造美好家园”为整治主题,以转变群众观念和卫生习惯为落脚点,坚持和完善长效管护机制,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三步走”,充分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和群众主力军作用,谱写了全镇环境面貌新篇章。

驻地环境 镇域特色搭配长效机制

建设具有特色的环境亮点。本着因地制宜、美观实用的原则,建设3处“化雨客厅”小广场,扩充面积达到6400平方米,分别以“休闲、健康、法治”为三大主题,打造供群众休闲娱乐的街角广场。每个广场进行高标准绿化,栽植黑松、垂柳等不同特色苗木,搭配草地铺设、慢道铺设、景观石摆放,营造核心价值观小品、运动小品、法治小品、彩色墙绘等标志物文化氛围,改善群众出行休憩环境,有效提升镇驻地文化内涵。

规范化管理沿街商户。创新“机关干部包门头”商户包保责任制度,充分发挥机关干部监督作用,坚持每天到门头巡查,重点整改商铺出门头经营、车辆乱停、乱搭乱挂、乱贴乱画问题,按照《门前三包责任书》落实主体责任,进一步完善商户“一户一档”,坚决打击商户无视经营秩序现象。

规划建设停车场。结合道路实际情况,划定了标线2100米、车位420个,设置隔离栏800米等道路交通标识,做到应划尽划。

村庄环境 “共建共享”解难题

借民力,美好环境自己建。动员镇村居民积极投身环境卫生整治活动,相关费用“专项专用”,确保共建共享资金使用情况要规范、透明、及时公示,赢得村民的理解和支持。

集民智,美好蓝图自己绘。充分征集村民群众对于环境治理中的“金点子”,开展“先为秸秆找个家”和“家园建设大家谈”活动,广泛征集群众对大蒜晾晒、秸秆存放等工作的建议。规划出连片空闲地,以集体租赁的形式,建设“村庄集中生产场”,引导群众统一在生产场内进行农作物晾晒、加工、装袋,集中存放,统一外运处理。

定民责,美好家园自己管。本着“属地管理”原则,通过和每户群众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悬挂人居“环境红灰榜”等方式,形成全民参与、全民监督良好机制,运用农村共建共享这把“金钥匙”,形成了“人人讲文明、个个爱清洁、户户讲卫生”的良好氛围,共同维护好家园的干净整洁。

全镇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了全民参与浓厚氛围,架设出坚固的党群连心桥梁。驻地、村庄一改之前的脏乱差,一排排新房社区拔地而起,路灯也相继点亮,居住环境美起来了,干群同心的合作模式为实现人居环境“持久美”提供了动力。

乡风文明展现新气象

通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乡风文明建设得到有效推动,多处文化广场给村民提供了休闲娱乐平台,农村广场舞队、秧歌舞队如雨后春笋般飞速增加,文化氛围日益增强,环境整治带来的改变潜移默化地引导着村民对于更高质量生活的追求。环境综合整治带来的不仅是化雨镇驻地、乡村面貌的改变,更为经济增长、文化进步提供了动力和支撑。

2021-07-22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75325.html 1 环境整治齐上阵 群众满意展笑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