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21日
第A0420210721C版:

千泉街道不动产登记提速增效

本报邹城讯(通讯员 陈阳)开展不动产登记工作以来,千泉街道统一部署,精心组织,践行为民服务宗旨,全力提升服务质效,不动产登记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

延时服务,“等候来办”更便捷。针对部分群众只能利用节假日或下班时间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的实际情况,该街道推行便民服务“不打烊”,24个业务窗口工作时间调整为早晨7点半至晚上9点半,延长至14个小时,给群众办理不动产登记,提供了八个小时以外的更多选择。同时,30余名窗口人员放弃休息,通过“工作日轮休用餐”和“节假日全天无休”的延时服务模式,加班加点消化激增业务,全力全速推进办理进度。此外,办理点安排引导人员2名,不遗余力为居民办理不动产登记提供便利服务,截至目前,已办理不动产登记9000余户。

按照一次取号、一套材料、一窗受理、一个平台、一次办结的工作模式,该街道减环节、压时限、优服务,全力提高办理效率和质量。为实现“并联办理”,街道聘请网络专家,对受理点不动产登记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打通了网上“综合受理”不动产登记的业务通道,打造了增量房的转移登记和抵押登记的“一网通办”新模式,让原本需要提供两套登记材料两次申请登记转变为一次收件合并办理分别出证,一个窗口仅需30分钟便可办结登记申请,实现了不动产登记与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的便利度和获得感。

预约上门,“全程代办”有温度。针对残疾人、空巢老人等特殊群体,该街道开辟绿色通道,通过上门服务、帮办代办等形式,实现了服务层级、服务区域和服务渠道的“三维延伸”,让特殊群体不跑路,也能办成事。家住文博苑小区24号楼程老先生今年70多岁,身体瘫痪,无法前往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按照相关规定,必须要本人到场方可办理,得知程老先生行动不便,文博苑社区积极与开发商联系,决定进行上门服务,并通知其家人准备好户口簿、身份证等资料。当天下午,工作人员来到老人家中,认真地将填写注意事项和相关流程告知老人,老人在病床上履行了签字、按手印等必要程序,不到3分钟的时间,完成了不动产登记前期业务。次日,该街道不动产受理点的工作人员携带专业设备,上门为老人办理了不动产登记。

宣传发动,“引导去办”见实效。该街道采取悬横幅标语、张贴“明白纸”、短信、公众号、电话通知、入户走访等多种形式,对涉及该项业务的13个村居、43个小区、11700多户居民进行深入宣传发动。通过网格化包保措施,摸清底数,精准宣传,送政策到小区、到楼栋、到业主,同时开设服务热线,及时解答业主问题,向群众提供耐心细致、热情周全的服务。玉泉社区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将未办理不动产权的业主逐一登记在册,20名网格员每天循环通知到位,确保优惠政策及时有效传达到居民手中。在电话通知万佳阳光城小区业主办理不动产登记时,一位业主因忙于照顾孩子和老人,无法办理不动产登记,于是向社区网格员求助。该名网格员牺牲休息时间代替帮业主取号排队,最终使其顺利完成不动产登记。

2021-07-21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75234.html 1 千泉街道不动产登记提速增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