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19日
第A0120210719C版:

市管企业有力支撑 全市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本报济宁讯(记者 郝明雷 通讯员 尹建军 田玉庆)今年以来,我市市管企业聚焦高质量发展和争先进位目标,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发展,经济运行继续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企业资产规模进一步壮大,收入和利润均实现“双过半”,为实现全年国资国企争先进位目标打下坚实基础,为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抓企业改革增强发展活力。市国资委持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推动市管企业优化内部组织结构,压缩管理层级,巩固集团总部机构、岗位、人员“瘦身行动”成果,加快推动权属各级子企业“瘦身行动”落实到位。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激发企业内生活力动力。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重点推进二、三级子公司混改,深度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上半年已完成混改11户。同步推进国企资产证券化,壮大企业发展规模和实力。

抓科技创新提升发展质量。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制造业和实体经济产业转型升级。主动与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对接产学研项目合作,组织市管企业编制2021年度科技创新工作计划,出台《进一步提高市管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若干意见》,力争到2022年市管装备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均不低于3%,重点企业力争达到5%。

抓项目带动增强发展后劲。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明确了未来五年市属国资国企的发展目标、产业布局、重点项目、保障措施和实施步骤,引导国有资本向“十强”产业、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集聚。深入开展招商引资,推动市管企业与央企、省企、大型民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合资合作。城区内环高架后续工程、新机场迁建、曲师大曲阜校区扩建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上半年完成新旧动能转换项目投资63.4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8.6%。

抓管理强基提升发展质效。重点围绕企业战略管理、经营管理、运营管理等八个领域,开展对标管理提升行动,夯实管理基础。实施市管企业非主业资产和低效无效资产清理整合,开展亏损子企业治理,切实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加强成本费用管控,持续深化企业提质降本增效。

抓服务提升助力企业发展。市国资委党委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 工作重心下移,主动靠前服务企业,创新工作方式,以多会合一的形式,将党委扩大会议暨2020年企业董事会工作报告会开在重点项目建设现场,切实帮助企业破解发展瓶颈,促进项目有序高效推进。


2021-07-19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74655.html 1 市管企业有力支撑 全市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