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王碧辉
为保障辖区群众健康,传播中医药文化,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的重任,近年来,济宁市中医院充分发挥院党委在各项工作中起到的核心引领作用,强党建,抓机遇,坚持中医药发展方向,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通过多措并举深入推进医院党史学习教育,该院把“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到实处。构建中医药特色药学高质量发展体系,为地级市中医院的中医药发展提供了良好示范。
在市中医院,就诊患者同一天内若因同一疾病需前往其他门诊科室诊疗时,不再收取挂号费;同一患者在同一门诊就诊,初诊后三天内再次复诊免收挂号费;患者在门诊接受中医适宜技术治疗时,同一患者在同一门诊连续治疗,七日内免收挂号费。这是济宁市中医院于近期推出的“一三七”便民举措。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医院不断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具体措施,突出党建工作在医院运行中的主体地位,实现了党建与业务工作的“两结合”“双促进”。实施简化就诊流程、提升诊疗效率;规范诊疗行为、降低医疗费用;创新医疗方式、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意识、改善就医感受四个方面10余条惠民利民举措。靠前一步,创新服务,竭力为患者提供高效、便捷、暖心的医疗服务,勇担社会责任。
大医精诚,护佑生命。医院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组织优势,不断推进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得到更好的推广和应用,并与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不方便的问题相结合,组织开展了济宁市中医院健康帮扶邹城市中心店镇“四进”活动。该活动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围绕中医专家进乡镇、中医适宜技术进乡村、中医药文化进课堂、精准康复进家庭四个方面的内容开展健康帮扶,更好地把党员组织起来,把群众凝聚起来,以实际行动践行“学党史,办实事”。
同时,医院积极开展义诊、“中医药进社区”等志愿服务活动,号召医院党员发挥先锋带头作用,牵头各科室人员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的队伍中,利用党员双报到、主题党日等契机开展便民活动,不忘党员初心,不负医者使命。
党建是医院发展的红色引擎,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中医医疗服务离不开医院党的建设。为切实加强思想建设,营造良好的党建工作氛围,济宁市中医院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往深、往心、往实三步走,常态化组织政治理论学习,充分发挥理论学习中心组的示范引领作用和党支部的主体作用。通过邀请党校专家讲党课、观看红色电影、在红色教育基地现场学习、重温入党誓词等方式开展多样化学习实践活动,引导全体党员牢记使命、责任与担当,以饱满的奋斗姿态履行好肩负的使命。
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担当新作为。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目前,济宁市公共卫生中医医疗中心(市中医院新院区)已经开工建设,在红色党建引领下,济宁市中医院将把党史学习教育焕发出来的热情转化为推动医院发展新篇章的强大动力,与全市各级中医院、卫生院和社区携手发展,共同推进济宁市中医医疗服务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