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胡克潜 马涛 陈慧
杨店镇是汶上县第一个共产党员活动地,是汶东工委及汶上县第一个党支部诞生地,革命战争时期被称为“红五区”。近年来,杨店镇发扬优良革命传统,积极开展乡村振兴、文化强镇、数据赋能、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等工作,先后获得国家级生态乡镇、省级文明乡镇、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省级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用好红色资源
赓续红色血脉
民国时期,汶上县以老运河为界分为东五区和西五区,梁山、嘉祥一带位于西五区,汶上、杨店一带位于东五区。1936年,汶上县第一位共产党员丁景宇任杨店镇张楼小学校长。任教期间,他组织读书会向师生介绍进步书刊,启发学生进步思想和爱国热情。1939年6月,中共鲁西区党委决定建立汶东工委,并于1940年秋在杨店镇建立了全县第一个党支部——泗汶党支部,杨店镇由此成为著名的“红五区”。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抗日战争时期,杨店镇人民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斗争精神,开展了唤醒民众、救济群众、暗夜播火、武装斗争等工作,有力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新中国成立以来,杨店镇人民在党领导下,一心一意谋发展,专心致志搞建设,逐渐形成家风淳正、政风清明和民风优良的良好社会风气。现在,新时代的杨店镇人民听党话、跟党走,始终牢记优良革命传统,赓续红色精神血脉,坚定支持党委、政府开展土地流转、社区建设、驻地改造等重点工作,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弘扬红色文化
传承革命薪火
为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缅怀革命先辈,弘扬爱国精神,2017年7月,杨店镇在泗汶地区建成了汶上县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2018年6月,杨店镇在汶上县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基础上又建成了全省首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展馆,先后接待3万余名党员干部群众参观学习,被评为全省历史文化展示工程“十百千”示范点和山东省党史教育基地。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弘扬革命斗争精神,提升党史教育基地,杨店镇针对汶上县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展馆进行了提档升级,增设了党史长廊,在红船精神、长征精神等十六种精神基础上,充实了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和探月精神,构建起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发展的“精神谱系”,成为全县爱国主义教育、干部德政教育和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基地。广大党员干部通过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接受红色教育的精神熏陶,表示将始终悟初心、守初心、践初心,推动红色基因、精神谱系熠熠生辉,发扬光大。
发扬革命传统
造福一方百姓
不忘来时路,走好新征程。近年来,杨店镇始终牢记“红五区”成立的时代背景,进行的不屈斗争,全镇大力弘扬优良革命传统,积极探索改革发展路径,主动适应新形势,把握新要求,寻求新突破,聚力突破产业升级、双招双引、乡村振兴、民生幸福、风险防控等重点工作。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杨店镇更是充分借助汶上县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馆等平台,积极开展学党史办实事活动,全镇上下呈现出勠力同心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特别是今年以来,杨店镇深入推进“产、城、智”一体化建设,投资4000余万元升级改造镇驻地路域环境,通过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提升城镇发展品位,培育区域文化特色,打造“美丽、宜居、和谐”的“和美杨店”。与此同时,为提升城镇管理智能化、数字化水平,该镇瞄准数字发展前沿,利用“互联网+”技术,在全县率先启动智慧城镇建设,投资350万元打造了数据赋能指挥中心,为经济社会发展插上了数字引擎,也为乡村振兴插上了智慧翅膀,有效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如今的杨店镇社区成片,产业初兴,文化氛围浓厚,百姓生活富足,呈现出一片奋发有为、欢乐祥和的生动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