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15日
第A0420210715C版:

汶上县 “不沾泥土”的种粮大王

本报汶上讯(通讯员 胡克潜 张明 张晨光)据专业权威部门的实地测量,在赵俊杰托管的万亩方田里,最近几年,连续创造了亩产小麦、玉米无限接近800公斤的双极限理论产能记录。她所托管的本地和周边县区的10万亩耕地,平均单产小麦或玉米700公斤以上,是当地业内名副其实的种粮大王。相比于其他种粮户,不仅每亩平均单季单产多达150多公斤,而且亩均净减生产成本200元以上,仅降本这一点,每年就净增农民收入两千多万元。实际每亩每年净增的收入绝对值在800元以上,十万亩即八千万元。

赵俊杰今年五十五岁。三十年前,她是国有企业汶上县农机公司的一名正式员工。随着企业的破产,赵俊杰下岗后又重新踏上了“社会”,为了生计,她卖过鱼,经过商。县农机局朋友的一席话让赵俊杰眼前一亮:“很多农民不再种地,而是外出打工。你是农机服务员出身,农机服务的根在田地,从种地服务上做点文章也许是个机遇,找到出路……”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她成立了全县第一个农机服务合作社。在县农机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她协调多方人脉关系,率先组织全县五十多台套大型自走式联合收割机,跨省区收麦子。赵俊杰在这次农机服务中,收获了第一桶金。

十年前,赵俊杰看到农村中青年劳动力基本上都外出打工,弃地而去。赵俊杰认为种粮食必须得走以最现代化生产机械唱主角的规模化路子。于是,她开始托管农民的土地,从起初的一百亩,发展到一万亩、几万亩,到如今的十万亩。土地托管主要是以收取适当服务费的形式,为种粮户提供耕种管收的全程生产服务。这种模式把种粮户的零散地块集中起来,进行连片大面积规模化经营。赵俊杰托管的土地实现低本高产的最大秘诀,是面积规模化、机械专业化、新技术新成果实践化,种子、肥料、农药等所有生产资料由生产厂家或培育基地直接供到田间地头,没有中间环节。她托管使用的所有机械设备都是高产高效的最新“高精尖”产品。

她托管的十万多亩粮田,基本上都是由她麾下的农机手进行生产管理的。她以领办创办农机合作社的形式,把全县各村的农机手吸收为农机社员,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以粮田托管服务为依托,拧成一条利益共享的产业链条。多年来,赵俊杰吸收、培养、带起了150多人的精干服务“特种兵”,她将粮田划成责任片区让这些农机手去实施托管服务。前些年,赵俊杰成立了农机4S店,每年推广销售现代农机二百多台套,营业额超亿元。对每个购买机械的农机手,都建立档案,进行免费培训或跟踪服务。在农机管理部门的支持下,购买农机还可享受到政府优惠政策。为不断获取农业最新高产高效设备、技术信息,她多次去美国、澳大利亚、以色列等国考察学习。为给自己“充电”,她到清华大学深造学习。如今,她把土地高产高效的“试验田”托管到了泰国、柬埔寨。

2021-07-15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74457.html 1 汶上县 “不沾泥土”的种粮大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