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14日
第A0720210714C版:

加强“法治带头人”培育 助推法治乡村建设

本报嘉祥讯(通讯员 宋宇峰)为全面落实《法治乡村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嘉祥县“四措并举”加强“法治带头人”培育,大力推进全县法治乡村建设,打造具有嘉祥特色的共建共治共享村(社区)治理新格局。

严格选拔程序。根据村(社区)“法治带头人”基本条件,以村(社区)为单位,按照个人申请、组织选拔、考核上岗等程序,确定村(社区)“法治带头人”。在村(社区)干部、骨干人民调解员中培育“法治带头人”。确定为“法治带头人”培育人选后,围绕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民共学的基本法律常识和与村(社区)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习等内容,组织任前法律知识培训和考核。

认真履职尽责。村(社区)“法治带头人”主动参与制定本辖区法治乡村建设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促进发展规划和年度目标落地实施;深入了解辖区社情民意,准确掌握、反映群众法律需求,深入开展“以案释法”,引导教育群众理性表达利益诉求,依法维护合法权益,保障基层社会和谐稳定;广泛宣传村(社区)基层民主自治观念,积极组织和参与“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推动落实“四议两公开”,扎实推进村(社区)社会事务依法、民主管理,促进村(社区)各项事业发展;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引导带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主动参与矛盾纠纷预防、排查、疏导、化解工作,发现重大矛盾纠纷、突发事件苗头,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并主动向有关部门报告;积极组织和参与村(社区)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

加强业务培训。制定村(社区)“法治带头人”培育计划,编制村(社区)“法治带头人”培训教材资料,组建以普法讲师团、镇街法律顾问、法治副书记、优秀“法治带头人”为主的培训讲师团队伍,分期分批对“法治带头人”进行培训、轮训,培训不少于1次、3课时。结合“法律十进”“送法下乡”活动,按照“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要求,各相关部门对“法治带头人”开展法律知识、法治实践能力、家风家训等相关内容的教学培训。组建“法治带头人”微信群、通讯群,通过不定期推送信息、案例、组织网上互动交流等方式,扩大培训覆盖面,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注重科学管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民意“5”来听、“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等,加强村(社区)法治宣传阵地建设,推进在每个村(社区)建立一所法治大讲堂,设立一个法治宣传栏、建立一个法律图书角、组建一支法律志愿者队伍、设立一个法律顾问(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室,为“法治带头人”开展工作提供基础保障和有力支撑。建立健全“法治带头人”日常管理制度,对“法治带头人”进行登记造册、建档立卡。“法治带头人”上岗前组织集中宣誓。建立完善“法治带头人”基本数据库,不断优化“法治带头人”队伍知识、年龄、文化结构。制定“法治带头人”科学考核评价机制,重点考核评价其遵纪守法、普法宣传、业务培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等方面情况。坚持正向激励,积极在“法治带头人”中发展和培养党员、村(社区)干部,定期评选“十佳法治带头人”“十佳法律明白人”,并择优推荐为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

2021-07-14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74362.html 1 加强“法治带头人”培育 助推法治乡村建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