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粲
搬离滩区,另谋发展,是黄河滩区群众最大的愿望。九月初秋,一个细雨蒙蒙的夜里,在黄河滩区文明村的村“两委”大院,梁山县赵堌堆乡人大主席李健与村干部正深入商讨着工作进展,涉及当天群众的搬迁签订工作又要持续到深夜。
根据上级安排,赵堌堆乡黄河滩区7个行政村2400多户7300多人要在2020年底完成搬迁任务,其中,收集群众选房意见、完成拆迁补助计算和签订搬迁协议等工作要在三四个月内完成。为了滩区群众安居乐业,作为乡黄河滩区迁建工作协议签订组组长,这是他一直想办好的大事,李健的心时刻绷紧着、不敢松懈。
但是,搬迁协议签订过程中群众的诉求多种多样,李健碰到了许多难以预见的棘手问题。李健要求,在签订协议时遇到任何问题都必须及时上报,由乡党委研究后再决定,各工作组开展工作要做到有理有据,公开透明,要将涉及的每项政策、每项补偿金额的计算方法都要告知群众,让群众心中有数,不给“小道消息”提供传播的空间和滋生的“土壤”。此外,李健多方奔走、不辞辛劳,咨询上级相关部门意见建议,争取政策,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通过采取银行贷款等多种措施,最终有效解决了弱势群众资金问题和后顾之忧。
社区分房是搬迁工作的关键一步。李健同时负责7个村的分房工作,现场的布置、分房的秩序、群众的引导,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现问题。在幸福新村分房当天,前来选房的群众排成长长的队伍,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和期盼。有部分群众因年老体弱不方便到现场选房,李健便要求各工作组成员代替群众排队,帮助他们选房。
为确保实现滩区群众“搬得出、住得稳、能就业、可致富”的目标,赵堌堆乡党委制定了“三区同建”发展模式,在迁建社区南规划建设了特色工业园区家居产业园。李健做为园区负责人,将方便滩区群众就近就业、增加收入作为园区发展建设、促进村民增收致富的目标,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共为园区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13家,增加就业岗位1000余个,其中安置滩区搬迁群众600多人,平均月工资3000余元。他还将企业的招聘信息分类整理,在社区里广泛走访宣传,积极鼓励群众就业创业,让群众在实干中实现搬迁致富梦。
“以前搬离黄河滩是我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是咱们的共产党帮着我们做了,还是党的惠民政策好啊!如今,我们不是在逃离黄河,而是要更好地利用黄河,把灾难的河变成机遇的河。”滩区群众自信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