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泗水县按照“摸清需求、分类施策”的工作思路,在全县范围内精准帮扶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切实兜牢民生保障底线。截至目前,共帮扶就业1600人,其中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97人。
摸清两个底数 建立岗位需求台账
摸清就业需求底数。通过电话调查、网络连线、上门走访、数据调取等方式,依托镇街、“第一书记”、“民情书记”等,全面摸清辖区劳动年龄劳动者就业服务需求,建立《重点群体就业需求台账》。摸清企业需求底数。依托人社服务专员、“五进五送”活动、“两送一问”专项行动、企业用工保障服务专项行动,主动对接生产运营稳定、用工出现短缺的企业,分类别、分人群针对性收集一批适合重点群体特点的岗位信息,建立《企业岗位需求台账》。
提供三项保障 稳就业助复工达产
强化宣传保障,积极引导就业。积极推进“五进”“五送”就业服务活动、“两送一问”走访活动,创新宣传平台,多种形式推送宣传就业创业政策,提高群众政策知晓度。强化政策保障,持续稳定就业。为稳定企业吸纳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2020年以来,共发放就业创业资金3711.32万元,失业保险金500万元,灵活就业社保补贴978万元,公益性岗位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515.6万元。强化服务保障,助力企业复工达产。设立用工服务专员,挑选45名工作人员对全县130家规模以上企业“一对一”提供用工服务,通过开展“企业用工保障服务专项行动”,解决企业用工、人才需求。同步开展“公共就业服务进乡村”活动,全面摸清全县16至59周岁有劳动能力的人员就业、培训需求,收集到未就业劳动力中有就业意愿625人,培训需求3217人,通过与企业精准匹配、就业推荐等方式,已帮扶实现就业509人。
开展四项服务 促进高质量就业
开展特色技能培训。结合县域实际,大力开展泗水火烧制作、特色种植、手工编织、农村电商等特色职业培训,并创新培训模式,全面推行“技能+就业”“技能+创业”模式,以职业培训促进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2021年,完成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培训1486人。开展形式多样的招聘。针对就业困难人员实施精准培训,每期培训班对接用工企业召开现场推荐会。目前,培训、对接、安置就业400余人。精准实施“供需对接工程”,组织开展县乡村三级联动线下招聘活动,每月固定2场,“送岗位”到家门口,已开展三级联动线下招聘3场,参会企业56家,提供就业岗位780余个,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263人。加大就业见习开发力度。加强青年就业见习基地建设,依托现有的23家见习基地大力开发见习岗位,支持失业青年、高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今年,新增青年见习人员80人,发放青年就业见习补贴27.16万元。加大公益性岗位就业安置。对公益性就业岗位加大开发力度,重点兜底安置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残疾登记失业人员、建档立卡适龄贫困劳动力等困难群体,2021年新安置困难人员18人,目前在岗公益性人员159人。(刘小超 王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