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04日
第A0420210704C版:

烽火岁月:泗水之滨的英雄赞歌

图文 本报记者 刘帝恩 本报通讯员 包庆淼

沿泉源大道行至一座白色小桥,推开车门,滚滚热浪瞬间紧紧将人包裹。怀着虔诚的敬仰,顾不得一路风尘与酷热,5月31日,《文化周末》记者和泗水县委宣传部的同志,一起来到泗水县烈士陵园采访。

桥的尽头,泗水县烈士陵园的大门,如古城墙一般庄重。大门正中间上方,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走进陵园,英雄纪念碑上镌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8个大字。纪念碑左侧,有仿古设计的凉亭;更让人感觉清凉幽静的,是一棵亭亭如盖的雪萝树。纪念碑右侧,是一片荷塘,由此穿过,烈士碑林进入我们的视线。烈士英名录碑上,刻有全县已知的烈士名单,左侧题“万古流芳”,右侧是“永垂青史”。

在英雄纪念碑后方,是泗水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展室,也是泗水县烈士陵园的主展室,上方题“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陵园工作人员李俊杰向记者介绍,这个展室主要呈现的内容,是1927年至1949年的泗水革命史,以图片、文字结合的方式,让瞻仰者对泗水县境内的战斗和英烈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这片土地上,发生过许多可歌可泣的战斗故事。抗日战争中,以泗河为界,南北群山为依托,开辟建立了曲泗泰宁(泗北)抗日游击根据地和泗南抗日游击根据地。面对敌人的血腥统治,泗水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将满腔怒火化作巨大的力量,反“扫荡”、反“蚕食”、反“封锁”,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在这块热土上,走出了曹宇光、张治贞、申涵三位将领,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抗战颂歌。抗战期间,在泗水境内,八路军主力部队和地方抗日武装与敌作战达三百多次,其中规模较大的就有近百次,攻克敌伪据点百余处。在解放战争时期,泗水县党组织带领全县人民全力支援前线,积极开展地方武装斗争,作战达百余次,为新中国成立做出了贡献。

小山战斗,是极为悲壮的。小山,位于泗水县圣水峪镇南部与邹城交界处。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四支队在这里进行过一次惊天地、泣鬼神的战斗。

1939年5月,根据中共山东分局关于开辟尼山抗日根据地的战略部署,八路军山东纵队命令第四支队,抽调四个主力连,一连代号“泰安”,二连代号“曲阜”,三连代号“宁阳”,四连代号“泗水”,约千人的兵力,组成南下挺进支队,由四支队副司令员赵杰任司令员,政治部主任汪洋任政委。支队设党委,由汪洋任书记,赵杰任副书记。

经过半个月的集中训练后,挺进支队奔赴泗南邹东山区,开辟鲁南抗日根据地。5月31日,挺进支队从莱芜大王庄出发南下,越过徂徕山,于6月12日进入泗水北部地区,在中册一带击溃了从泗水城前来拦截的二百余名日伪军。13日,抵达泗南邹东素有“四十八寨”之称的小山、立山一带。

司令部设在响水河、孙家庄,一连驻八士庄、小北山,二连驻金家庄,三连驻蒋家庄,四连驻小河村。

泗南邹东山区,是邹城、泗水、曲阜三县交界处,方圆数十里,崇山峻岭,山高路险,素有“三多”之说,即土匪多、山寨多、枪多。部队到达该区后,支队党委立即召开党委会和干部会,分析了当地形势,确定了工作方针和具体政策。

会议决定,采取多种方法抓紧做群众工作,大力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和政策,宣传团结抗战必胜、抗日必胜的道理,创造有利条件,及时建立乡村抗日民主政权,建立情报站,组织几个宣传小组到各村宣传党的抗日主张,以扩大影响。

为迅速打开局面,建立县区民主政权。支队党委在小河村举办了党员干部训练班,泗水、曲阜、邹东3县各区区委委员、各村党支部书记和部队连以上军政干部,共60余人参加了学习。经过几天的紧张学习工作,当地群众逐步了解了我党我军,有些群众还给部队送来给养,我党领导的抗日局面逐渐打开。

6月19日,司令部移驻东卸甲河,所属连队分驻其周围村庄。接着,支队指战员分头到三教乡的十几个村庄召开党支部和党小组会议,宣传工作,扩大影响。

挺进支队的到来,使日军恐慌不安,急欲乘其立足未稳予以消灭。为此,集结驻守兖州、邹县、泗水、曲阜等地的日伪军千余人,于6月 20日分4路包抄合击小山地区。获此情报后,挺进支队决定,司令部与一、三、四连分别转移到外围地区,由作战科长王坤和营教导员王志耕,带领二连占领小山牵制敌人。6月21日,敌人出动千余人,兵分四路,气势汹汹地向小山扑来。

小山是一座秃山,巍峨高峻,山势险要。挺进支队司令部指示,利用有利地形给敌人以杀伤后,迅速北撤,向主力靠拢,而后集中兵力打敌一路。

9时许,敌人向小山发起猛攻。这次战斗打得十分激烈,从拂晓一直打到黄昏。敌人调兵遣将,连续向小山发起二十余次进攻,均被我军击溃。山坡上、沟豁里,到处躺满了敌人的尸体。丧心病狂的日伪军,集中了所有炮火,向小山猛烈轰击。光秃的山顶,无遮无碍,许多战士倒在血泊里,但活着的还在继续战斗。

为了营救小山的战友,我外线主力连续向敌人发起十几次冲锋,终因寡不敌众,未能达到解救的目的。在面临绝境的情况下,坚守小山的战士毫不畏惧,英勇顽强,战斗到底。子弹打光了,他们就用石头砸。敌人攻上山顶时,战士们高呼着“誓与小山共存亡”“中华民族解放万岁”的口号,与敌人展开肉搏战。最后,在我外围部队的接应下,杀开一条血路,冲出了重围。

小山战斗中,挺进支队83名指战员壮烈牺牲,其中泗水籍28名。战斗中毙伤日伪军二百余人。敌人撤走后,当地群众纷纷上山,把烈士的遗体一一掩埋起来,还自动举行了悼念活动。

故安桥战斗,同样是发生在泗水境内的著名战斗。讲故安桥战斗,就不得不提滋临公路苗馆至卞桥段伏击战。那是1944年7月2日,尼山独立营接到地委指令:7月4日,日军5辆载运军用物资的汽车,将由兖州开往临沂,约9时许经过苗馆、卞桥一带,命令独立营予以截击。

7月3日,夜幕降临以后,两支部队出发了。夏天的夜晚,皓月当空。三连在连长曹明盘、指导员吴健的带领下,从北王出发,到达伏击地点待命,伏击线设在了黄家岭北、临滋公路以南的百米青纱帐内。四连在连长杜嗣存、指导员刘涛的带领下,从香山出发,到达临滋公路卞桥一带青纱帐内设伏。

三连进入阵地,埋伏在闷热的高粱地里,直到4日11时许,嘹望组的同志才隐约听到汽车的声响,发现苗馆方向扬起了几缕尘土,马上打手势向连长报告了敌情。曹连长大眼一瞪,从腰里刷地抽出匣子枪,喊了声:“准备战斗!”战士们迅速将子弹推上膛,手榴弹脱掉盖,转眼之间,青纱帐内鸦雀无声。每一个有战斗经验的人都知道,这预示了一场激战将要开始。

当日军军车卷着黄尘进入伏击圈时,曹连长手枪一举,大喊:“冲出去打!”战士们神速地闯出青纱帐,手榴弹脱手而出,轰轰巨响,打得汽车前后硝烟弥漫。百多条枪吐着火舌,伏击了东去的5辆日军汽车,击毁2辆,3辆调头西逃。

此战,击毙日军3人,伪军5人,汉奸10人,缴获步枪10支、子弹一百余发,缴获大米二百余袋,军毯1车,还有1部电台,1架照相机。曹连长带着一排、二排继续准备战斗,三排由吴健带领,往后方运送战利品。区里负责同志和联防队听到部队打了胜仗,也赶来协助运粮。

人多力量大,不到半小时,战利品全部运到黄家岭、大王庄一带。缴获的大米,三分之一分给扛粮的群众,其余的运往后方。当三连战斗打响后,驻卞桥的日伪军一个中队前来增援,遭到四连迎头痛击,敌人丢下二十多具尸体狼狈逃回据点。公路伏击战鼓舞了抗日群众的士气,也震慑了敌人。

公路伏击战后,三连撤向北王,四连留在东鲸山一带,随时准备打击报复之敌。果然不出所料,到了7月5日凌晨,日军、伪军分路出动了。伪军大队长孔润谦率伪军三百余人,偷袭黄家岭;日军小队长大寰一郎率一个小队的日军,清剿西故安。

早已做好战斗准备的尼山独立营四连指战员,分路迎击敌人。副连长李明德带领三、四两个排,近战歼敌,猛冲猛打,把孔润谦的三百乌合之众打得懵头转向,弃尸而逃。连长杜嗣存、指导员刘涛率领一、二两个排,隐蔽迂回,对大寰一郎布下了口袋阵。这时敌军自恃武器精良,旁若无人闯进西故安,肆无忌惮地在村内抓鸡、逮羊、翻东西、抢粮食。直到我军的手榴弹轰轰地落到他们跟前,才感到情况不妙。

留着八字胡的大寰一郎,慌忙挥舞着指挥刀,“伊哩哇啦”地吆喝了一阵,妄图继续顽抗。这时村内响起了我们的军号声、喊杀声和枪弹声,民兵们也来助战,打得敌人晕头胀脑,不知东西南北,更摸不清我军兵力多少。

日军慌了手脚,放火为号,慌忙撤向村外。一排战士和民兵们从村里冲了出来,日军顺着村北沟溪溃退。当敌人退到村北古桥,二排在指导员刘涛指挥下,堵住了日军的退路,猛烈对敌射击。大寰一郎看到腹背受敌,迅速进行布置。敌机枪抢占了桥西石灰窑一侧,日军一个班抵挡我东南的一排和民兵,另一个班对付我西北青纱帐内的二排,剩下的日军准备抢占桥北高地,企图往正北方强行出逃。

这时,副连长李明德击溃伪军后,又火速带领三排前来助战。他察觉到桥北无名高地险要,我军若能控制高地,日军就会被压入深沟。为了全歼来敌,李明德一声令下,要同志们快速占领北地制高点,他第一个冲了上来。

日军的机枪哒哒一个点射,打中了李明德的胸膛,他用手捂住伤口,咬紧牙关强跑了几步,摔倒在地。后边上来的战士要架他下去,他把手一摆,吃力地说:“快去抢占高地!”说完,这位老红军战士就和部队永别了。战士们悲愤满腔地呐喊着,要为副连长报仇!一气冲了上去。

九班长在桥北古槐一侧,向敌人机枪射击。敌人机枪的子弹打过来,仅古槐上就穿了七个弹洞,九班长被火力压得站不起来。敌人一个班在机枪的掩护下,也从沟里爬了上来,同我三排战士展开了肉搏。

石灰窑的那挺机枪连连点射,给我军造成很大的威胁,三排长乔尚海决心拔掉这个钉子。他不顾自己安危,从西边青纱帐里穿越溪沟,朝石灰窑猛扑过去。他刚插到沟底,就被桥下鬼子兵一枪打中胸部,他坚持匍匐前进,每前进一步就留下一步的血迹。当他爬到距敌人机枪三十米,用尽全身的力气,扔出了一颗手榴弹,轰的一声,正巧在日军机枪手身旁开了花。后边上来一名战士冲到窑前,一刺刀将炸昏的日军刺死,随手缴获了这挺九六式机枪。同志们把三排长背下阵地,但终因伤势太重,流血过多,三排长光荣牺牲了。

日军丢了这挺机枪,好似被砍掉一条膀臂。三排战士士气更加高涨,喊杀声震天,与日军展开了白刃格斗。三排副排长杜青围着石碑,同一名敌兵拚刺了三圈,未分胜负,七班的一名战士从斜侧一枪撂倒了敌人。杜青副排长上前,一刺刀将敌人击毙。

九班长在桥北同一名满脸串腮胡子的敌兵围着古槐格斗,刺刀相碰,砰砰作响,刀刃相触,火星乱迸。敌兵刺刀朝下一晃,猛的向九班长上身刺来。说时迟,那时快,只见九班长机警地跨开大步,上身一斜,敌兵的刺刀扎入古槐三寸之深。九班长趁此往前一个冲刺,攻敌肋下,敌兵哇的一声朝后倒了下去,那支上了刺刀的三八大盖,仍扎在古槐上摇晃不停。

这场激战,敌我都有伤亡。凶残的日军终于被压下沟去,三排强占沟北崖的土坌石坌、碑楼子、古槐树等有利地形,向沟溪里猛烈开火,又打死打伤五六个日军,其他日军龟缩到桥洞里去了。

这时,敌人要从沟溪往东,有一、三排火力盖顶;朝向西北,有二排断绝归路;再向北冲,又被三排一阵手榴弹炸得血肉横飞,败下阵去。古桥左右打成火海,密密麻麻的高粱棵打了个稀巴烂。这时还剩下小队长以下十余名日军,被压在三孔桥洞里。他们用死尸作掩护,挡住洞口,妄图保住活命。

我军的政治攻势展开了。指导员刘涛亲自向敌喊话,日军就是死不缴枪。杜连长一个箭步飞奔到古桥上面,高喊:“你们不投降,我们就捉活的!”战士们看到连长站在桥面,英勇顽强指挥战斗,一声喊杀冲了过来。

日军背靠桥洞,要同我军对峙。杜连长站在桥上,只要日军一露头,他的手枪一点,咆嗤一声,敌人的脑袋就开了花。接连击毙三名日军,其余的又都龟缩到桥洞里,再也不敢出来了。

狡猾的日军在桥下,顺着条石缝,看到了杜连长的身躯,就顺着石缝枪口朝上开枪,子弹打中了杜连长,鲜血顺着衣服流在西故安古桥上。战士看到连长受伤了,高喊:“打!打死他们,为连长报仇!”

敌小队长见我军攻势更猛,坐以待毙不如冒死突围,于是率领八名敌兵冲向六班。

决战的时刻到了,四班长杜钦命令:“四班上刺刀!”并叫六班的同志让开,他第一个迎战大寰。大寰向杜钦连劈三刀,杜钦拨开第三刀之后,喊了声“杀”!捅死了大寰。他忽然听到“班长防后”一声喊,回头一看,有个背着药箱的敌兵端枪扑来。杜钦拔出刺刀迎上去,又捅死了一个。他一转脸,看到又一个敌兵向他偷袭过来,在这危急时刻,他的刺刀拔不出来了,原来是刺刀穿透硬壳药箱时弯了。杜钦急中生智,扔掉手中枪,抢过被刺敌兵的三八式迎战第三个。战有三五回合,又结果了一个,其他六名敌兵全被四班的战士捅死。

此战击毙日军小队长大寰一郎以下28人,缴获九六式轻机枪一挺,掷弹筒一个,指挥刀一把,大盖枪28支,子弹2988发,其它物资一批。四连牺牲副连长李明德以下8人,连长杜嗣存负重伤,医治无效后牺牲。

战后,四连受到表彰。杜钦刺死大寰一郎和两个敌兵,荣获战斗英雄称号。鲁南军区首长传令嘉奖尼山独立营第四连,嘉奖令指出:该连系一支较年轻的部队,表现得如此积极、灵活、英勇、果断、顽强,是值得发扬与全军学习的。

从1944年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始局部反攻,为进行大规模的攻势作战和战略反攻作准备。在鲁南地区,八路军的根据地不断扩大与巩固,日伪军控制的地区逐步缩小。到1944年11月,平邑县里的日本军队和伪军,在我军的强大压力下,被迫撤退到泗水县,日本兵从泗水又撤往兖州。伪十军荣子恒部,于1944年10月24日移驻泗水城后,妄图凭借泗水城工事坚固和靠近津浦铁路的兖州、曲阜日伪据点,可遥向呼应,互为支撑,以苟延残喘。

荣子恒原为东北军军阀,后投降日寇,成为敌人在鲁南地区的重要帮凶。他为虎作伥,烧杀掳掠,欺压百姓,剿杀抗日力量,干尽了坏事,群众恨之入骨,纷纷要求铲除此害。驻守泗水城及城周围杨家庄、故县、寺台等地的日伪军,共计2000余人。其中,日军26人,伪荣子恒部1800余人,伪县大队180余人,伪县政府人员数十人。泗水城墙较高,城外有护城河,西、南二关有较深的封锁沟,西门两侧有独立的地堡。城内敌人兵力多配置于城楼及制高点上,伪司令部设在城内文庙,日军顾问、伪县政府及县大队驻在东西大街西首的旧衙门内。

为扩大解放区,打破敌之“重点守备”部署,山东军区决定,乘敌立足未稳之际,攻克泗水城,消灭荣子恒,“光复山东第十个县城”。据此,鲁南军区第一军分区第三团,鲁中军区第三军分区第九团,在邹县、费县独立营和泗水地方武装的配合下,于1945年2月1日发起了攻克泗水城战斗。

攻城之前,三团参谋长林毅率领团营连三级干部换上便衣,到泗水城外查看地形,并通过地下党与城内的两个人取得联系。一个是伪警察田化方,他受我党影响,虽干伪警察,但并不是真心向敌,主动向我党汇报了四个城门的兵力部署情况。另一个人是我方原香山区文书孔昭然,他在战斗中被敌人捕去,被迫干了伪事,内心尚未叛变,主动向我方报告了伪十军在城内各个据点的兵力和武器配备。这样,鲁南三团就做到了知彼知己,为攻克泗水城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战斗部署是:鲁中军区第三军分区第九团围歼故县之敌,邹县独立营破袭曲阜东南公路,并阻击曲阜出援之敌,费县独立营包围监视泗水城东杨家庄之敌,鲁南军区第一军分区第三团主攻泗水城。三团决定以一营攻城,歼灭城内之敌,二营肃清南关之敌,三营位于城东北部负责打击出水之敌及故县之援敌。负责主攻的一营决定,以一连由西门爆破突击,成功后,负责打下文庙敌司令部,二连由西门以北架梯登城,突破后控制北门,三连待一连突破后跟进直扑伪县政府。

攻城之前,鲁中九团于1月16日向驻守寺台村的伪十军特务营发起攻击,经一夜激战,全歼特务营营长王仲云以下三百余人。攻城战斗于1945年2月1日晚10点20分打响,鲁南三团一营迅速逼近城下。一营一连、二连按部署同时攻城。

一连进入西关后,首先解决了敌哨兵,然后爆破西门。第一包炸药炸响后,因爆破组后续人员未及时跟上,西门未能炸开。这时,城墙上的敌人尚未展开火力,二连乘机从西门与城墙西北角的空隙急速架梯登城成功,顺利突上一个排,后续二排因上人过多,将梯子压断未能跟进。

二连突进的一个排冲入敌西门碉堡时,敌人还没来得及穿上裤子就当了俘虏。一排占领西门据点后,立即打开西门,一连由西门跟进。继之二连的两个排及三连全部入城。此时西门以南之敌前来反击,被击退。

第一连入城后,即直捣伪十军军部,生俘其大部。第三连入城后,即向伪县政府攻击,歼敌一部,余部固守在院内一座高楼内顽抗。此时,二营亦顺利突入南关。激战至翌日上午7时许,荣子恒率其一部由城东北角突围,企图跳墙逃窜时,被我阻击部队击毙。

战斗进行至中午12时,除伪县政府和东、南两城门三点外,城内大部已被三团占领。下午1时,曲阜之敌前来增援,二营出城打援,将其击溃。下午7时,对城内残余之敌发起总攻,一、二连攻打东、南二门顺利成功。三连攻击伪县政府,飞行爆炸奏效,守敌全歼。至9时,城内战斗全部结束,残敌全部被歼。

在攻城的同时,鲁中军区九团全歼故县守敌,并派人向费县独立营包围的杨家庄守敌交涉投降事宜。迫于强大军事和政治攻势的压力,杨家庄之敌一个团交械投降。至此战斗全部胜利结束。

此战,攻克泗水城,收复故县、东洼、寺台、杨家庄等周围11个日伪据点,光复村庄37个;击毙伪十军军长荣子恒、副军长陈镇藩、参谋长朱江、副师长朱级勋以下122人,击伤伪军144人,俘伪师长朱复宁以下1206人,俘伪县长李香亭和伪县大队长孔润谦以下180人;击毙日军顾问长泽,指挥官石川以下20人,击伤日军15人,俘日军2人;缴获重机枪2挺,轻机枪12挺,步枪1120支,短枪82支,掷弹筒20个,各种子弹21525发,掷弹筒弹2084个,电台4部,电话机30部及其它物资一批。

战斗结束后,根据地委指示,为了不使泗水城再成为敌人守备要塞,公安局发动群众扒了墙角,拆掉并烧毁了泗水城内可能作为守备的工事,如文庙、考棚、山西会馆的戏楼等,同时把日军囤积在城内的粮食,一部分运往后方,其余全部分给群众。

消息传开,远近百姓扶老携幼,带着口袋、篮子,前来泗水城领取粮食。此时,正值1945年春节来临之际,泗水城的解放给传统的节日增添了喜庆气氛,人民群众敲锣打鼓欢庆胜利,人人欣喜若狂,个个称颂共产党、八路军。

2月11日,罗荣桓、黎玉、肖华通令嘉奖攻克泗水城的参战部队。嘉奖令指出:泗水的光复,为我创造了打击敌人,扩展根据地的极其有利的条件,鲁南、鲁中部队均有崇高功绩。泗水城光复后,我部队即刻撤离。

1945年2月6日,日军在血洗戈山厂村后,复占泗水城,妄图作垂死挣扎。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19日,在八路军大反攻的强大攻势威逼下,驻泗水城日伪军仓皇弃城逃往兖州,鲁南军区部队遂进驻泗水县城,泗水人民终于解放。全县人民奔走相告,沉浸在抗战胜利的欢乐中。

在泗水县烈士陵园碑林中,每一个烈士的名字都值得我们铭记。有的战士只有十几岁,有的战士入伍几个月就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烈士擦拭墓碑时,记者心中充满了敬畏与感激。感谢他们,没有这些英雄,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向英雄致敬!

2021-07-04 图文 本报记者 刘帝恩 本报通讯员 包庆淼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73553.html 1 烽火岁月:泗水之滨的英雄赞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