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5月31日
首页
第05版:

《水浒传》里的端午节

北京朝阳 梁文俊

《水浒传》第十二回写到杨志被发配到大名府,受到梁中书的器重:“……时逢端午,蕤宾节至,梁中书与蔡夫人在后堂家宴,庆贺端阳。但见:‘盆栽绿艾,瓶插红榴。水晶帘卷虾须,锦绣屏开孔雀。菖蒲切玉,佳人笑捧紫霞杯;角黍堆银,美女高擎青玉案。食烹异品,果献时新。弦管笙簧,奏一派声清韵美;绮罗珠翠,摆两行舞女歌儿。当筵象板散红牙,遍体舞裙拖锦绣。消遣壶中闲日月,遨游身外醉乾坤’”。

可以看出,庆贺端阳的家宴繁复而有韵致,景象何等壮观!宋时,端午节并不局限于初五这一天,而是初一至初五。初一到初四,大街小巷上充溢着叫卖端午“节物”的小贩,他们的小车里,挑筐里,有桃枝、柳枝、葵花、蒲叶、艾草等,这一切只为初五这一天,亲友之间,多以辟邪之物作为礼品互赠,民间还流行宴饮等娱乐之风。

依当时节俗,须在天未亮时,将艾草、石榴等绑成束插在门上。有的还将艾草编为“人形”,或干脆饰成“张天师”像。将艾剪成小虎,或在所剪彩虎上黏艾叶,戴在头上避邪。艾草还是一种药草,插在门口使人健康。《岁时广记》引用《琐碎录》写道:“五月五日午时,取井花水沐浴,一年疫气不侵。俗采艾柳桃蒲揉水以浴”。

书中所说的“角黍”,就是粽子。宋代端午节,最为普遍的是吃粽子。北宋欧阳修词云:“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端午的粽子用彩色的新丝线包缠,置于金色盘中,很是考究。《岁时杂记》载:“端午粽子,名品甚多,形制不一,有角粽、锥粽、茭粽、筒粽、秤锤粽,又有九子粽”。人们还食用香糖果子、白团、紫苏,饮雄黄酒、菖蒲酒等。

这次过端午节,蔡夫人推荐杨志押送生辰纲,引出了智取生辰纲,这个端午节成为梁山壮大发展的开端。

2019-05-31 北京朝阳 梁文俊 1 1 日报 content_665771.html 1 《水浒传》里的端午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