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5月17日
首页
第03版:

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推动国有企业改革

我市推进县属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监管

本报济宁讯(记者 张伟 通讯员 林启岩田玉庆)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的十条意见》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的十二条实施意见》要求,市国资委认真贯彻落实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监管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县属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监管工作,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产权结构、组织机构改革,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有企业健康发展。

“完成县属国有企业统一监管”作为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第93项重点工作和《中央及省督导济宁市重要事项》确定的第25项工作一并纳入市级督查事项,市政府督查室建立了督查台帐进行督导调度,每月25日前推进情况报分管副市长和市政府办公室,确保各项任务目标落到实处。市国资委要求各县、市、区把统一监管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不折不扣抓好落实,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扎实推进。做好调查摸底,摸实摸细基本情况,对不同性质的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分类进行处置。严肃工作纪律,特别是干部人事纪律,严禁借机突击进人、突击提拔和调整干部,杜绝违规违法现象的发生。

市国资委建立每月调度督导机制,按照市政府督查室有关要求,对各县、市、区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调度督导,及时了解工作进度,每月25日前将工作进展情况汇总后向市政府督查室报送。建立县级国资监管工作交流微信群,实时在群内发布统一监管工作信息,交流沟通工作情况,介绍典型做法,研究探讨相关问题,工作效率不断提高。印制《济宁市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监管文件汇编》,收录了济宁市与统一监管有关的所有文件资料,为县级工作开展提供了参考依据。在上海财经大学举办济宁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专题培训班,把培训范围扩大至县级工作人员,进一步提升县级国资监管水平,以便更好推进地工作。

全市14个县、市、区均设立了承担国资监管职责的机构,其中邹城、泗水、高新区设有独立的国资监管机构,兖州区、微山县和梁山县机构改革前正推进单独设立工作,其他县、市、区国资监管机构虽未单独设立,但都与县财政部门合署办公。这次机构改革,有11个县、市、区在县直部门核定数量少的不利情况下,积极争取,成立了正科级县政府直属事业单位,人、财、物独立运行,其他3个区与财政部门合署办公,为开展国资监管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各县、市、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统一监管工作全面启动。2017年11月,高新区将区内17家国有一级公司整合为由区国资办作为出资人的高新控股集团公司,优化了区内国有资本布局,壮大了集团公司资产规模,增强了融资和投资能力,提高了监管效能。2018年12月,邹城市将邹城市劳务开发公司等4户国有企业划转至市国资局监管的一级企业,不具备正常生产经营条件的企业,2020年底实施重组整合、清算退出。泗水县印发统一监管方案,委托中介机构对拟划转企业开展了专项审计,组建了县圣源水务集团,将5户企业划转至该集团,拟组建县城建集团,推动剩余企业的划转移交。微山县召开政府常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统一监管工作汇报,成立领导小组,积极开展调查核实摸底工作。金乡县印发统一监管方案,完成了县属企业的摸底调查,摸清了企业资产状况、经营情况和人员底数,县政府批复同意设立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为下一步企业划转打下了基础。汶上县前期成立汶上开元控股集团,划入16户企业,为全面完成统一监管,根据工作实际成立领导小组,印发统一监管方案和开展调查核实通知,已完成企业自查、部门单位审核工作。兖州区委、区政府成立领导小组,印发实施方案通知正在签批。曲阜市已对12户企业进行了统一监管,剩余2户企业已选聘中介机构进行清产核资。梁山县启动了7户企业的清查摸底工作,太白湖新区完成2户企业调查摸底,起草了统一监管实施方案,任城区、鱼台县、嘉祥县和济宁经济技术开发区调查摸底工作基本完成,正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开展制定工作方案、委托中介机构审计等阶段性工作。

初步统计,我市县属国有企业共计161户,资产总额1963.83亿元,其中由县级国资监管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75户,资产总额1505.15亿元,其他县直部门、单位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86户,资产总额458.68亿元。拟划入国资监管机构企业42户,资产总额450.78亿元。实施统一监管后,监管企业户数达117户,资产总额1955.93亿元,资产占比达到99.60%,将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推动县级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

2019-05-17 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推动国有企业改革 1 1 日报 content_660777.html 1 我市推进县属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监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