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重要路径。济宁市把乡村振兴作为主要工作线,设立了乡村振兴指挥部,确立了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引领区的目标战略。市政协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深入一线调研,精准履职建言,倾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深入一线调研
为履职更添“现场感”
调查研究是政协开展工作的“基本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提高调查研究能力,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实际摸清真实情况,集合众智提出解决办法,努力使对策建议有的放矢,切中要害。市政协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强化“四个第一线”意识,深入基层实际,持续开展各类调研活动。
2018年初,为全面了解我市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积极探索、取得成效和一些深层次矛盾,市政协实地赴农村一线,察看各类涉农项目和现场二十余处,召开各种类型的座谈会多次,认真听取了各级各有关部门、基层单位的情况介绍,征集意见建议近百条,形成了《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思考与建议》。在“加快农业‘新六产’发展、助推乡村振兴”调研中,市政协又围绕农业“新六产”发展,到曲阜、邹城等县市区开展了实地调研,坚持问题导向,认真“解剖麻雀”,摸清农业“新六产”发展动向;赴西安、成都、湖州等地现场考察,学习先进地区的样板经验;召开了市政协主席、市政府副市长出席的专题协商议政会,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形成了《关于加快农业“新六产”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建议案》。“建议案”系统提出了深化“三权分置”、推进产业融合、提升农民素质、建设美丽乡村等六项意见建议,得到市主要领导同志的批示和肯定,被吸收进2019年全市重点工作中。
推进协商民主
让建言更显“凝聚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2018年7月,市政协邀请数十名农业农村方面的委员及专家,召开了济宁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向规划编制小组提出了近百条意见和建议。这些“商量”出来的成果,大部分都在《济宁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及其配套工作方案中得到体现。
今年3月份,市政协召开乡村振兴战略政策解读会,邀请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长江,围绕各级乡村振兴战略重大政策和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情况,通过详实的数据、丰富的案例进行了全面而深入地解读,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一些有效做法和实践路径作了系统性、理论性总结阐述,为委员们下步开展协商活动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和政策基础。
人民政协具有联系面广、包容性大的独特优势。在今年正开展的“探索‘五大振兴’有效模式,加快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专题协商中,市政协注重吸收部门、专家和多个界别政协委员共同参与,邀请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指挥部、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等部门单位的有关负责人及专家学者组成调研组,先后赴泗水、梁山、邹城和任城开展了实地调研,掌握了大量的案例、数据和第一手资料,并准备根据发现的问题、不足和瓶颈,有针对性地到外省市先进地区进行考察学习,通过“借脑”和“借力”,用好各级各地政协、各界别委员、各方面专家资源,汇集众智,凝聚共识,为形成高质量的建言成果,开出“对症”“管用”的“药方”提供智力支撑。
创新活动形式
给委员更多“参与度”
今年1月12日,政协第十三届济宁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组建农业和农村委员会的决定。新的专门委员会着力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脱贫攻坚等重点任务,致力为广大政协委员助推乡村振兴发展搭建更广阔更开放的履职平台。
通过提案建言献策。今年“两会”期间,在委员们提出的500多份提案中,内容涉及“乡村振兴”的就超过100件,其中20件被列为重点提案,被市领导批示有关部门认真办理。根据年度协商计划,市政协还将围绕“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助推乡村振兴”开展重点提案办理监督,保证让委员交出的高质量“作业”真正得到办理和落实。
大会发言凝聚智慧。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安排了大会发言,在收到的90多份发言中,30余篇材料都将目光聚焦在“乡村振兴”上。在济宁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农业界别政协委员马云省围绕制定切实可行规划、精心培育乡村振兴实施主体等内容进行了精彩的大会发言,赢得掌声和点赞。
现场交锋碰撞火花。市政协以“探索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有效路径”为主题,联合济宁广播电视台《闫虹访谈》之《委员说事》节目组,邀请部分农业界别和在乡村振兴一线工作的政协委员参与节目录制。委员们以金乡县金乡街道刘庄村作为“典型案例”,结合各自研究领域及工作经验,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共同探索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有效路径。节目播出后收到广泛好评,展示了委员风采,提升了政协形象。
通讯员 来政 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