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31日
第07版:

“90后”村支书

——记鱼台县王鲁镇碌碡屯村党支部书记张文浩

■本报通讯员 张衍旭

“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一名年轻党员应该发挥自身优势,带领乡亲们走富裕之路,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说起回到村里的初衷,张文浩给出了这样的回答。身为“90后”退伍军人,他曾就职于山东高速路桥集团,得知县里选拔优秀党员考取支部书记的消息后,毅然放弃待遇优厚的工作,决定竞聘王鲁镇碌碡屯村党支部书记。他严格要求自己,始终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扎根基层、服务农村的意识,与广大村民真正融为一体,同时充分发挥所学之长,倾心服务群众,得到了镇、村领导班子和村民的一致认可。

深入群众求索真知

刚到岗位的时候,面对村民们怀疑的目光,张文浩有一丝不安和焦虑。他清楚地认识到,要赢得村民的信任,就必须要走进村民家里、心里、生活里。于是,他开始走家串户与他们聊家常,从家长里短到村级发展,从邻里纠纷到干群关系,从家庭收入到惠民政策,迅速打开了工作局面。

作为村里最年轻的村干部,他能真正的做到虚心求学,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村里一户人家在农历八月十五晚上发生火灾,他第一时间从家里驱车赶赴现场,紧急疏散围观人群,配合消防队伍组织人员救火并及时安抚受灾独居老人,同步联系民政与保险部门,安排老人居住,做好善后工作,解决老人后顾之忧,得到群众一致夸赞。平时谁家有人生病需要申请合作医疗,谁家小孩出生需要上户口,贫困户低保有诉求,他总是主动询问并帮助办理。

脚踏实地行稳致远

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张文浩深刻认识到,提升群众综合素质、培育文明和谐村风,是改变农村生活环境、转变社会风气、建设文明生活的有效途径,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精准脱贫工作入户走访的契机,他组织村“两委”成员挨家挨户宣传引导,培养村民爱环境爱卫生的意识。

针对碌碡屯村的“四大堆”问题,张文浩以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为契机,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广泛开展房前屋后卫生整改、沟渠池塘污水治理、沿街杂草清除等活动,在最炎热的天气下,他带着扫把铁锹与党员群众共同奋斗,最终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率先在全镇完成了县级部门验收。

透明执政顺应民心

在碌碡屯的村务公开栏上,张贴着大大小小多张明白纸,不仅有各项惠农惠民政策讲解,还有每个月的村内账务公开等各种公开事项。每次大项工作实施前,村委会都会召开村民群众大会,让村民家当家作主,切实做到村务公开化,村集体资金的每一分钱,村民心中都有数。

“站起来做伞,为人民遮风挡雨;俯下身做牛,为人民鞠躬尽瘁”是张文浩笔记本扉页的一句话。在实际工作中,他既能融入群众的情感,又很好贯彻落实上级政策,真心实意的为大伙办实事办好事。

把握时机谋求发展

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在班长。要更好地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就必须当好村支书,当好班长。用张文浩自己的话说“党员干部自身不强,怎么带领群众奔小康?”他从班子建设入手,组织进行支委会工作作风思想整顿,分析班子问题,对症下药。通过交心、谈心,解决了思想疙瘩,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巩固了党支部在村级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碌碡屯有近3000村民,是全县数一数二的大村,“空心村”情况较为严重,集体收入情况不理想。面对这个情况,张文浩带领支部成员领办了“盈村”合作社,经营范围涵盖了农机、农资、养殖、种植等业务,整合土地资源进行土地发包,积极推动无人机打药项目,利用科技来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大大增加了村集体创收。

军人的风采依旧,张文浩作为一名退伍军人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里大展身手,实现了自己人生的一次飞跃。

2021-03-31 ——记鱼台县王鲁镇碌碡屯村党支部书记张文浩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65874.html 1 “90后”村支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