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5月11日
首页
第04版:

党建引领群众奔富路

■本报通讯员 蒋慧 范旭东

5月的邹城于家庄村阳光明媚,繁花似锦,老孟的蓝莓地里一片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一株株蓝莓树长势良好,一串串的花朵团团相依、簇簇拥抱。正在给蓝莓浇水的老孟笑着说:“到6月初就可以开摘了。自从种上了蓝莓,我家的收入翻了一番!”

该村地处104国道东侧,全村共有240户耕地1300亩。近年来,村“两委”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开拓工作思路,带领党员群众完善基础设施、打造美丽乡村、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带领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完善基础设施解民忧

要致富,先修路。该村以“户户通”工程为抓手,按照“党员带头、分步实施”的思路,组织实施道路整修工程。先后修建油路2公里,硬化水泥路8公里,全面摆脱“晴天一身土、夏天一身泥”。面对群众吃水困难问题,该村新打2眼深水井,一眼用于日常吃水用水,一眼用于农田灌溉,率先实施自来水改造工程,实现100%的农户家庭用上了自来水。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村内一台变压器难以维持村民生活需求。为此,该村积极争取政策,新增变压器2台,改造农村电网3000米,群众的生产生活用电得到有效保障。

打造美丽乡村展形象

该村2015年正式启动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实施了绿化、美化、亮化、改厕等工程,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群众生活环境得到质的提升。对村内东西、南北两条大街1000余米实施绿化工程,栽植乔木、灌木2万余株,砌垒花池1000余米,种植花草100余平方。新建村庄标识2处,高标准更新村庄路灯80余盏,方便了群众出行。大力实施农村无害化厕所改造工程,235户村民用上了冲水厕所。新建健身场所1个和文化广场1个,让群众有了日常休闲娱乐的场所。对村庄便民服务室、村内卫生室进行重新建设,公共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提升。

找准产业方向奔富路

该村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带动下,积极谋求致富道路,村支部书记率先尝试,经过多次探索,决定选取蓝莓作为种植项目。为了改变群众种植观念,村党支部一班人先后到日照、威海、泰安、肥城等地考察蓝莓种植,每年的党员冬训会都将产业结构调整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动员。为了加速产业发展,该村积极筹集资金整修生产路6公里,开挖修整排水沟5公里,铺设过路管600米,新增两台农业用电变压器。为了产业的规范管理,该村成立了邹城市华鑫蓝莓种植合作社,指导农户进行统一包装,部分产品进入超市。通过近几年的努力,该村已发展蓝莓种植户40户,党员示范7户。种植面积由原来的10亩增加到100余亩,就地转移劳动力300人,每亩收入3万多元,已成为城市近郊采摘游的热点。

2019-05-11 1 1 日报 content_658650.html 1 党建引领群众奔富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