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汶上讯(通讯员 张华 郭瑾)“俺听完他讲的这些小故事,就更明白‘移风易俗’的意义了。这样的宣讲真不孬,俺愿意选张洪跃当讲师。”日前, 郭仓镇夏庄村村民崔文亮在该村开展的民主评选乡土讲师团活动上赞赏的说。近日,郭仓镇在辖区内多个村居组织开展民主评选乡土讲师团活动。
民主评选活动立足于“草根”,注重让“小角色”发挥大作用,使其真正成为宣讲“主力军”。首先,评选前广泛发动信念坚定、理论扎实、责任感强、熟悉社情民意的本村居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道德模范、文艺骨干等人员参与活动;其次,活动中各参选人员以说乡音、讲故事、举例子、摆事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党的政策、科技知识、科学理论、文明风尚等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宣讲出去;最后,由观看群众当评委,民主评选出符合自己心中标准的讲师,以确保日后的宣讲活动能让群众听得懂、学得进、用得上。
宣讲“乡土味” 效果“润民心”。以前说教多、官话多的传统宣讲套路让村民感觉生搬硬套、不好接受,如今忆经历、谈感受的讲述使宣讲变得生动形象、更接地气;以前在党校课堂里才有的理论知识,如今在家门口、村文体广场上、村委大院就能听到;这就是“乡土味”十足的讲师团。不仅如此,日后开展的宣讲活动将是不拘形式、因地制宜:各讲师团将走进农家小院、田间地头、村口桥头等村民集聚地点,开设短小精悍的“微课堂”;其次将借助微信、020平台、宣传栏、“广播村村响”等“微平台”,及时宣讲党的理论、民生政策;再次讲师团及党员干部将进一步外树形象、内强素质,积极传播社会正能量,以发生在身边的好人好事等“微事例”,对群众产生潜移默化地积极影响。
“我镇注重从草根中挖掘宣讲人才,尊重群众意愿让其自行选出满足口味的乡土讲师,让基层理论宣讲的覆盖面更广,让滋润民心的效果更显著。”郭仓镇党委书记刘宝成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