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4月29日
首页
第03版:

乘风破浪卅五载 扬帆再铸新辉煌

——济宁市审计局成立35周年纪实

本报通讯员 徐东升 李国帅 孙岩维

济宁市审计局大事记

1984年4月,济宁市审计局成立。

2009年11月,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对市审计局创新实施的审计“四分离”进行报道。

2009年12月,审计署原副审计长石爱中视察市审计局。

2009年12月,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审计署表彰为“全国审计系统先进集体”。

2010年11月,市审计局权力制约经验在中纪委“西湖论坛”上推广。

2011年12月,获“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2013年12月,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

2018年10月,全面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审计。

2018年12月,中共济宁市委审计委员会成立,办公室设在市审计局。

2019年3月,省审计厅厅长孙成良莅临指导工作。

审计署原副审计长石爱中视察指导工作

市委书记傅明先到市审计局开展调查研究

济宁市审计局1984年成立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坚强领导下,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尤其是十八大以来,济宁市审计局坚持依法审计、改革创新、固本强基,共完成审计项目979个,查处主要问题金额1741.3亿元,上缴财政金额63.5亿元,审减工程造价13.39亿元,移送处理事项115件,所提交的审计报告、审计专报被市领导批示171余篇(次),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依据,对我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单位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审计系统先进集体”“全省审计机关先进集体”“山东省廉政文化示范点”“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

披荆斩棘 日新月异

——从开荒拓路到担当重任

应运而生的济宁市审计局,建设之初的办公场所极为简陋,设置科室12个,编制22人,利用算盘、记账本等简单工具,承担政府部门等财务收支的审计监督职能。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职能也在探索中不断拓展:1987年开始进行承包经营责任审计和厂长(经理)离任审计;1999年开始经济责任审计;2001年设立济宁市经济责任审计办公室;2005年设立济宁市政府投资审计处;2007年设立济宁市审计局高新区审计工作处;2017年开始进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责任审计……如今的济宁市审计局,无论是硬件配套、工作方式还是人员队伍,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编制90人,本科学历及以上人数占到单位的91%;队伍专业结构也由单一的财务会计增加到审计、工程、计算机、经济管理等;“集中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查、系统研究”的数字化审计方式使审计工作效率更高……党的十九大作出改革审计管理体制的决定,对审计系统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承担了政策跟踪、财政、金融、企业、民生、资源环境、经济责任等审计工作,着力推动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促进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促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守正笃实 砥砺奋进

——围绕重点工作各项任务扎实推进

——重点开展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紧紧围绕项目落地、资金保障、简政放权、政策落实、风险防范等方面,着力关注重点建设项目推进、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精准扶贫和民生保障等政策落实情况,重点揭示和查处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先后组织了农村饮水安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保障性安居工程、新旧动能转换、“一次性办好”等22个方面60多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专项跟踪审计。

——不断深化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每年组织对市财政同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审计,有计划、有重点地对部门单位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稳步推进经济责任审计。紧扣权力运行主线,围绕制度建设,机制创新,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事项交接管理制度日臻成熟,推行的简易审计程序、行业性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制度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大力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按照“未经立项的工程项目一律不准落地;未经招投标的工程项目一律不准开工;未经论证、报批,擅自变更工程规划设计,造成工程超概算超规模的,一律严肃追究责任”的要求,对纳入全市重点建设项目计划的政府投资项目全部实施审计。十八大以来,共审计投资项目193个,审减工程造价13.39亿元,综合审减率达14.66%。

——全力做好民生资金审计。坚持民本审计观,积极促进健全有效的民生资金监管机制,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了对社保救助、医疗卫生、教育体育、涉农补贴、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等民生领域资金和项目的专项审计,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积极探索国有资产、资源审计。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防风险等经济发展重点任务,加强对国有企业、金融机构的审计,促进提质增效、健康发展。推动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科学管理,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持续健康发展。积极探索资源环境审计,开展了城市污水处理绩效情况审计调查,摸清了我市城市污水处理总体情况和城市污水设施建设运行现状,反映和揭露了在污水处理设施规划、建设、运营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促进加快生态环境治理,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益。

明德任责 致知力行

——以党的建设为统领致力于打造审计铁军

牢牢把握审计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的定位,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始终坚持把党的建设工作与审计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规划、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着力加强市审计局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审计工作,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加强纠正“四风”问题。加强廉政风险防控,严格执行廉洁纪律、审计“四严禁”工作要求和审计“八不准”工作纪律,有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严格执行好干部标准,建设信念坚定、业务精通、作风务实、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

不忘初心 接续前行

——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新中国70周年华诞

2018年5月23日召开的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审计机关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全面深化改革,促进权力规范运行,促进反腐倡廉……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济宁市审计局将在市委市政府、上级审计机关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全市重点工作为立足点,围绕构建“1+221”工作体系,唱响“执行就是忠诚,落实就是水平”,抢抓机遇、攻坚克难,以优异的成绩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稳步推进审计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审计机关人财物管理改革,不断完善我市审计管理体制。加强全市审计工作的统筹规划,优化审计机关内部架构,实现市、县审计资源的科学配置,推动建立健全履行法定审计职责保障机制,完善审计结果运用机制,建成依法独立、资源共享、高效协同的全市审计机关组织体系。

——努力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大力推进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审计全覆盖,做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

——探索创新审计方式方法。积极探索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符合审计工作需要的现代综合审计模式,在审计内容和范围上,形成财政、金融、企业、经济责任、资源环境、民生审计一体化;在审计资源整合上,形成审计发展规划、年度计划、项目方案、组织实施一体化,审计一线作业与后台数据分析一体化;在审计作用发挥上,形成查处问题与促进发展、分析原因与推进改革、促进整改与推动问责一体化,惩治腐败与促进廉政、揭示风险与维护安全、促进公平正义与推进民主法治一体化,提升审计工作的层次和水平。加强以大数据为核心的审计信息化建设,探索推进科学高效的数字化审计方式。

——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坚持“以审计精神立身,以创新规范立业,以自身建设立信”,加强审计机关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健全审计干部培养和管理机制,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优、纪律严的济宁审计铁军。

全市审计系统提升执行力狠抓工作落实暨廉政教育大会

市审计局道德讲堂专题讲座

审计组进点张贴审计公告公示审计纪律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组临时党支部活动现场

省审计厅厅长孙成良莅临检查指导工作

审计人员现场查看实物资产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现场

局驻村第一书记扎实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现场

在鲁西南战役纪念馆开展红色教育

2019-04-29 ——济宁市审计局成立35周年纪实 1 1 日报 content_655374.html 1 乘风破浪卅五载 扬帆再铸新辉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