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4月23日
首页
第05版:

经开区环保局

当好环境“守门员” 干好企业“服务员”

■本报记者 武旭 王婷婷

近年来,经开区打造“好山好水好经济”发展模式,摒弃“先污染后治理”旧理念,经开区环保局从项目源头把好环境保护这道关,精心选择适合园区发展的具有高技术含量和生产标准的项目,做好全区环境生态的“守门员”。“一站服务”、“动态管理”,当好全区企业的“服务员”。

在日常工作中,经开区环保局引导全局遵循“环境容量是前提、项目进园是关键、园区环评是基础、跟踪管理是核心”的环境保护管理模式,重要決策广泛征求意见,做到科学决策,依法决策,达到科学规划、提前预测和有效监管的目的。探索“重点排污企业网格化管理”制度,平台监管人员6名,24小时轮流值班,网格员20名,对辖区企业根据网格进行分包管理。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环保专家与网格员一起对企业进行监督检查,帮助环保网格员积累现场检查经验,提高问题发现能力和专业素质,成为生态环保铁军的有效补充。2018年以来,经开区环报局立案处理25家涉事企业,处罚约105万。

作为园区“绿色经济”发展模式的“守门员”,经开区环保局在抓好项目把关的同时做好“服务员”,在园区企业的生产建设过程中,提高服务效能,促进项目进度。缩短环评等审批时限,优化审批流程,提供一站式服务,审批均有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受理,批文由窗口发放,为企业提供便利,2018年目前为止审批完成63家,审批中5家,环保竣工验收40家。并且根据市县同权文件规定,一些市局审批项目,我局可代替接收转送市局审批,避免企业多跑腿。

建立错峰生产管控实施方案,实行错峰生产豁免政策、动态监管,避免“一刀切”。对行业污染排放绩效水平明显好于同行业其他企业的绿色标杆企业,实行错峰生产豁免。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所有涉气企业无论大小,一律纳入应急减排清单。要进一步细化应急减排措施,强化区域联动和清单化管理。

坚决打赢蓝天、碧水两大保卫战。持续深化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措施,确保PM2.5持续改善,优良天数逐年增加。加强工业企业排放管理。借助第二次污染源普查、网格化监管等工作,系统性排查企业排放情况,实行动态更新和台账管理。推进化工,汽车制造、机械设备制造、家具制造等工业涂装类,包装印刷等行业VOCs综合治理工作。加快重点行业排污许可证核发和强小散乱污的监管力度,避免死灰复燃和新的散乱污企业出现。强化固体废物规范化管理,加强工业废物处理处置能力、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在具体工作中,环保部门将坚持减污、扩容两手发力,不断深化“治用保”流域治污体系,确保城乡饮水安全、地表水稳定达标,确保重要饮用水水源和南水北调水质安全。

对各级环保督察组反馈的问题逐条逐项进行“回头看”,逐件落实责任,明确具体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确保整改落实到位。加强网格化监管体系建设,定期公布监管结果,对污染举报居高不下、发生严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情形的,严肃追究责任。

2019-04-23 经开区环保局 1 1 日报 content_653415.html 1 当好环境“守门员” 干好企业“服务员” /enpproperty-->